他也发觉宫里的格格实在太过静雅弱了,没有一点满洲姑奶奶的气概,想当年太皇太后何等英豪子?内能够辅佐幼帝、追论多尔衮;外又能式廓业!擒捉鳌拜、弹压四辅政臣乃至平定三藩之乱、察哈尔布尔尼叛乱太皇太后都从中出力。 在康熙心里,若无祖母训育之恩,便无他遂定中原,克底升平之功绩。 所以见多了养“感时花溅泪”的儿家,端庄是够端庄了,但总是少了什么。 康熙一始并不知道他心里头觉着不足的缺憾是什么,直到围猎之时,还未满四周岁的额林珠上场与各蒙古王公的郡主同场竞马。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那天,白日里围猎结束后,照例要宴蒙古各部,还会在宴席上欣赏摔跤和赛马的表演,轮到赛马的时候,有不少蒙古王公也带了孙子、孙儿,蒙古阙氏们建议让年纪相仿的孩子们也比一场。 往年看都是“成人赛”,看多了也没意。康熙便笑着应允了。 去年程婉蕴带着弘暄、额林珠一起去了,弘晳年幼,被不放心单独留在毓庆宫的太子爷送去了宁寿宫太后代为看顾。 于是去年的赛马便以在场各个孩子的年龄分组,粗略地分成了4-6岁一组、7-10岁一组,10-13岁一组,15-17岁一组。 清队蒙古队,男孩儿男孩儿,孩儿孩儿。 额林珠那组,她年纪最小,原本应当阿哥的三格格、四格格参赛的,因为她们正好5、6岁,与蒙古王公的几个孙儿同岁,这样比起来才更公平! 额林珠足足小了两岁多,她学骑马也才一年半呢!但胤褆的两个儿都白着脸,躲在福晋背后不愿上场,她们会骑马,但都是侧身坐在马背上,让太监牵着慢慢走。 跨坐……多不雅啊! 康熙色不好看,除了胤褆的两个儿,只有太子的格格了,往后老三的闺更小,还在手上抱着呢,留在宫里没出来。 老五前两年生了两个双生子,但月子里夭折了一个,今儿只领了一个两岁的孩子过来,别说骑马,孱弱在路上马车里都吐了好几回,在热河行宫里歇着呢,也还没闺。 程婉蕴原本也不想让额林珠冒这个头,毕竟年纪摆在那儿呢,论虚岁也才四岁多,但她生,胆子也,不顾程婉蕴阻拦,跃跃欲试,声康熙道:“皇玛法!皇玛法!额林珠愿上场!”说完,生怕康熙瞧不见她似的,还蹦起来挥手。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康熙笑了,掌一抚:“好!不愧是朕的孙儿!有气概!朕准了!” 胤褆那头劝了半天也没劝动自己的儿,哪怕上去溜几圈又怎么样!现在可好,让太子一家在皇阿玛前脸!他闺这么小,是了最末一名,也只会让人称赞! 胤褆眼神阴沉都能滴出墨来。 额林珠这么牵着她的小矮马雄赳赳、气昂昂地进了宽的围场,场上还设置了陡坡、土堆、还有水洼地,赛马可不是光拼速度。 蒙古的郡主们各个也生,额林珠被夹在里头,真是显又小又弱,但她端坐马上,手握缰绳,那太子手把手教出来的俾睨姿态,却又一点也不比别人差。 程婉蕴是又骄傲又担心。 哨声一响,一共八匹小马随着急快的锣鼓声冲了出去,蒙古部族的小孩儿们策马扬鞭像喝水吃饭一般简单,额林珠果不其然被甩到了最后一个。 哈日瑙海刚刚代表准葛尔部轻轻松松赢了7-10岁男孩儿那一场,了头名,甚至还套了最后一名的弘暄两圈,真是让康熙和太子心非常复杂……今看额林珠又落后,两人也生不出什么失望之,这孩子这么年幼能有上场的勇气已经殊为不易! 谁知,哈日瑙海忽然冲到围栏边,也不管场上还有他同为准葛尔部族的亲妹妹,他一路沿着围栏跟着额林珠的马儿狂奔,一个劲用蒙语给额林珠鼓劲:“额林珠!快啊!腿肚子夹紧!!这样咬他们!冲啊!冲啊!” 策妄阿拉布坦:“??”那是他儿子吧?没错吧?他怎么胳膊肘往外拐?? 他妹妹乌兰跑在最前头,听到猎猎风声中哈日瑙海从后头传来的呐喊声,也分外迷茫:那是我哥的声音吗?是吧?好像是吧?但他叫的……怎么好像不是我的名字? “不要你多嘴!我自己会骑!”额林珠倔强地很,眸光自信且坚定无比,“我会骑!我会追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