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一出,连大阿哥都瞪圆了眼,莫说其他十个兄弟们那激动兴奋还涨红了脸的模样,他们这一刻真的对太子感激万分! 恨不回去就每人写一篇文,标题便是我的太子好哥哥! 康熙头疼地瞥了一眼太子,他神情坦荡认真,这几年他把自己放太子和兄长的位置上,练就了一副友爱兄弟的慈心,时常发自肺腑提携弟弟们。 但这不是康熙想要的啊! 就好似他把明珠拉起来对抗索额图,也不是让索额图和明珠相互礼让、惺惺相惜的。儿子们深入参了六部政务,朝堂上百官又开始悄悄结党站位了,康熙自然知道其中些风险,以他需要太子去制衡他的兄弟们,最好是替他压一压。 谁知康熙扶一把其他兄弟,太子立刻“体察圣意”跟上接着扶,恨不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处理政务!还回来和康熙说弟弟们都特别能干,能够独当一面了,以他就功成身退了。 康熙:“……”@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之前太子还小,康熙一直希望他不要那么脾气、傲气,好知道兄友弟恭,好知道孝悌友爱,如今太子真的不打折扣地按照他的话做到了,康熙心底又生出新的烦恼来。 太子太仁善、听话了怎么办? 康熙只能再拉太子一把,可偏偏他每回拉他,他转脸又把弟弟们叫上一起干,还把功劳都分给了兄弟!康熙心累,他想训斥太子,可惜又找不到理由,回回被胤礽用那种真诚纯善的目光望着,身为帝王,竟也如鲠喉什么都说不出口的时候……毕竟太子无错,交给他办的差事也办好,对兄弟也好,他又能训斥他什么呢?训斥他过于忠孝了么?他总不能将刘盈刘如意的故事再给太子讲一遍吧? 可其他的也是他儿子啊,康熙犹豫再三,还是将汉史那书放了回去。 这回来热河,康熙把一到十四阿哥都领过来了,连腿脚不便的老七他都没落。 除了预备让几个年长的儿子都趁机会熟悉满蒙汉八旗里头的官员、佐领、旗务之,其他小的纯粹就是拉出来溜溜,练练身板,别读书读傻了。 让他们代表国一齐祝酒?美他们! 他可没忘了皇太极死后,因未能确立继承人,众皇子为争夺地位闹不可开交,最后要不是尔衮,先帝恐怕都没机会登基大宝!而先帝六岁登基,却傀儡无异,一切权利都掌握尔衮和齐尔哈朗手上…… 因太子众皇子之中的权威绝不可冒犯! 康熙眯起眼,对其他儿子呵斥:“天父子,也要讲究君臣之别,朕太子乃国一体,但你们既是太子的兄弟,是太子的臣子!不可僭越!都坐!” 众位皇阿哥脸上那跃跃欲试的表情立刻收了起来,连忙谨遵皇阿玛教诲。 皇阿哥们心底难掩失落,尤其是年纪还小的老十、十、十三、十四等人,他们年纪小还读书,就没什么机会文武百官、满蒙汉八旗跟前露脸,好不容易个机会……失望之转头一看,太子正趁皇阿玛垂眸举酒杯的时候,对他们安抚地眨了眨眼——好似说:“无妨,回头哥再给你们找露脸的好差事!” 十三忽然就对太子这个哥,几分亲切之感。 排行十以后的几个阿哥除了老十、老十四。十、十三阿哥的母妃都失宠并且位分低微,宫里就跟个透明人似的,要想出头前头却压了十几个哥哥,没看八哥也是被大哥拉起来的么?可大哥桀骜,脾气也不好,他们可没八哥那么好的肚量能忍,以不敢凑前去。 但若是太子呢…… 十和十三都是上书房挨过太子打的,太子对待皇阿哥的课业也十分严格。 尤其是十三,当年因为哈日瑙海那件事,他可被鞭子抽了好几,而且他贪玩好骑马,原先课业也是一塌糊涂,后来手板被打了,不不刻苦用功,如今也被师傅夸奖了好几次呢!他心里,比他大了十岁的太子爷就跟第个皇父似的严厉,他压根不敢靠近,但今儿他才发觉太子比他想象中温和了。 怪不谁都不服的四哥这么服太子。十三生了憧憬之情。 胤礽最终还是站康熙身侧,为天国祝祷,满蒙汉八旗、文武百官共饮了这第一杯酒,这一刻人都是匍匐他康熙脚的臣子、奴才。 每每时刻,康熙意气风发! 他是大清入关以来第位皇帝,但先帝早亡,他自小就没父亲的陪伴,他能依靠的唯自己,他一步步走先帝曾经走过但却没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