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了实际上就踩进那些人的陷阱里了,兆氏还是太率真了。 出了这样的事,她很担心兆氏还能不能入太子爷和康熙的眼,更担心这小姑娘出了宫以后,只怕婚嫁也难了,所以程婉蕴出同情,还是问了问弘晳,果他喜欢,或许还能争一争。 毕竟在太子爷和皇上眼里,就同蒸汽机只是“机器”一般,兆氏她只是格格,也不是格格罢了。 但弘晳却一脸认真:“就要一福晋就够了,不要格格。” “……为什么?你好好说。”程婉蕴眼神危险地盯着他,臭小子要是敢再说一次占地方,她立刻就让咪咪挠他! 弘晳眨了眨眼,试探:“福晋跟睡一屋就了,就要一福晋。” “……”所以还是占地方,没地方安置对吧? 若是在后世,程婉蕴才懒得管儿子结婚不结婚,但这里是清朝紫禁城!康熙和太子爷怎么能答应他只守着福晋日子? 她不想理会他了,回头又温柔地拉弘暄的手,和两孩子说:“实际上,你们两兄弟的福晋人选,你阿玛、皇玛法都要问,虽说让你们也看看,实际上也得你们皇玛法点头才成,就像前几年一样,往后要是不成,你们两也不要失望,额娘就不多言了。但侧福晋和格格,应当十拿九稳,因此这里头有林佳氏,她阿玛是笔帖式,她很会弹琴,长得也不错,你看她写的字,娟秀温婉,额娘想把她指给你当侧福晋……” “额娘觉着好,儿子也觉着好。”弘暄低头红着脸应了。 总算有乖孩子了,选儿媳妇太难了!程婉蕴内心都要流泪了。 另一头,跟着太监们回钟粹宫的秀女们一路上你一嘴一嘴地对起了答案来,原本秀女们对被排挤、疏远的兆氏和富察氏都不敢深交,但了今日的事,她们回来后,竟然就一致地团结了起来,并且洋洋得意地对其他没有收到召见的秀女说起毓庆宫的所见所闻。 毓庆宫是怎么样的、太子嫔娘娘有多美、她们还答了什么题目,其他秀女们也都听住了,对她们所作之卷也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富察姐姐写的准确,阳关正是在直隶安西州敦煌县!在敦煌西南,叔父就在那边当知州呢!还去呢!” 而这一奇特地考量秀女们的方式,也在一夜之间传遍了六宫,连在乾清宫批折子的康熙都喷了出来,倒忘了前几日还狠狠责骂了太子,着喝了一杯茶,把折子一扔:“亏她想得出来,梁九功,你去一趟毓庆宫,把太子嫔考较秀女的卷子拿给朕看看,朕倒要看看她是想选儿媳妇,还是要选状元呢!” 年轻时曾微服盗用佟家子弟的名字参加科举的康熙对科考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兴致,梁九功果然很快就拿回了卷子,还有不放心跟着来了的胤礽。 胤礽跟着来主要是怕康熙答不出来阿婉这些刁钻的问题,回头生了气,干脆把答案也抄了一份塞在袖子里,打算跟皇阿玛一块儿答,回头皇阿玛要是卡了壳,他才好救场。 这考较秀女的题,胤礽全都是看的,第一卷还好,阿婉说了,主要是想知秀女们的性子,是温和的、还是鲁莽的,是朗活泼还是内敛沉稳,秀女们下意识选择的答案都能映射出她们性子的一分,从而帮助她选到自己觉着与两孩子称的媳妇。 胤礽觉着有些理。 而第二卷的问题就天马空、无所不包了,有天文有地理,还有算学和诗文,所考察范围囊括极广,看不出究竟想考什么,就连胤礽自己好奇取了来答,都不能答得全对,也不知阿婉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 程婉蕴:呵呵,当年为了考公务员,她做了不下五千常识题,这些题目已刻进了她的脑海中永世不能忘怀,为什么,因为她!考了150分!居然只是第六名!恶! 太卷了,她还是没能上岸,后来因济窘迫,不得不选择了就业,然后就启了悲伤的996生涯,后还为此丢了性命。 除了常识题,后还有一小作文题目呢,程婉蕴设置的题目是:“假设你在协理家事时,面对繁琐、冗长、弊端丛生的杂务,有了改革利弊的好法子,且你小范围的尝试证实是的,但不论是手下的管事、奴仆还是府里的其他格格,都宁愿固执守旧,请问你要何说服他们与你合作?” 前面的常识题考验秀女们的知识储备,并能让她了解她们的长处与短板,而后一便是考验她们为人处世与灵活变通的能力了。 对程婉蕴来说,与秀女们见一面两面,都看不清这人何,但招聘会常用的性格测试题、笔试题,却能帮她筛选到至少是四成真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