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桐香城的街道上,燕苏惊奇地发现,整个桐香城都铺上了青石板。
这正是桐香县的一些小改变。
随着桐河新城的崛起,气派大方的砖瓦房、平整光滑的水泥路和先进的排水系统吸引了大部分桐香县人。
就连县衙都搬到新城去了。
桐香县的老人一看,这不行呀,连新城都这么漂亮,咱们老城怎么能落后呢?于是大伙儿撸起袖子,出钱出力,开始了老城改造。
首先就是街道的问题,一些人提议也使用水泥来铺路,毕竟桐香县就有大周唯一的水泥厂,这玩意儿要多少有多少,价格便宜,省时省力。
但一些老兵不同意,觉得新城新气象,使用水泥很适合,但是咱们这老城,多少得讲究点古韵,如此才能不被新城比下去。
什么路才有古韵呢?自然是青石板路!
于是,经过大半年的辛苦改造,桐香城都铺上了青石板。在铺路的同时,他们也学着桐河新城挖了排水系统,建造了很多气派的公厕。
现在的桐香城,除了规模小了一些,并不比桐河新城差多少!年轻的桐香县人喜欢住在新城,但一些老兵更喜欢住在老城,这里有他们许多难忘的回忆。
燕苏还是下榻在老城的侯府里面,秦霜儿、纳兰婉清,燕青和亲卫,四五十人住进去,平时冷冷清清的侯府一下子热闹起来。
不是他不想体验一下新城的新气象,而是新城还是建造中,用房紧张,他让工匠先不要着急建造侯府。
一进侯府,纳兰婉清便迫不及待地黏了上来。
“将军,担心死我了!”
燕苏奇怪问:“你担心什么?”
“将军不是在平乱吗?这刀枪无眼的,我怎么不担心?”
她不敢说自己以为燕苏挂了,差点殉情,怪不好意思的。
秦霜儿在一旁不客气地说:“什么平乱,不过是一场闹剧!”
纳兰婉清笑嘻嘻道:“闹剧好!闹剧不需要打仗,没有危险。”
燕苏扫了一圈:“饭饭呢?她没有住在侯府吗?”
纳兰婉清不乐意道:“将军你就惦记着你的宝贝学生!饭饭住在家里,不在侯府。”
想想也是,按照宁饭饭的性子,肯定一到桐香县就钻进她家医馆了,里面可是有她的第一个实验室。说不定此刻又在研究什么稀奇古怪的医术项目。
燕苏对燕青道:“去把饭饭接过来吧,我们一家人一起吃顿饭。宁老神医在的话,一并请来。”
“少爷,我这就去。”燕青转身就走。
纳兰婉清眼睛一亮:“将军,你要亲自下厨吗?”
燕苏点头:“不错,难得空闲,你们有口福了!”
“将军,我给你打下手!”
“行吧,别动手动脚,影响我发挥就好。”
在云中城这段日子,燕苏吃的和普通将士一样,一直是拌菜就粗粮大馒头,最多有碗肉汤。虽然不难吃,但多少有些不够油水,急需吃顿好的补补身子。
侯府后花园,几株桂花开得正盛,满园飘香。
凉亭中,一桌秋日盛宴铺开。桂花糯米藕、芋头蒸排骨、百合莲子汤、腰果爆鸡丁、蒜蓉花菜、花生炖猪蹄、八宝鸭、叫花鸡……
燕苏、燕青、秦霜儿、纳兰婉清和宁饭饭五人围成一桌,大快朵颐,吃得满嘴是油。
燕青忍不住道:“少爷,你这厨艺越来越精湛啊!不去做厨子可惜了!”
纳兰婉清骂道:“燕青,你胡说什么呢!将军乃是统率千军万马的大英雄大豪杰,才不做什么厨子!”
宁饭饭附和:“就是,老师医术高超、妙手回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都来不及呢,哪有时间天天做饭!”
燕青被骂得缩起了头:“行行,厨子是我,行了吧?”
燕苏问宁饭饭:“饭饭,宁老神医不在家吗?”
宁饭饭点头:“嗯,我爹他云游天下,采药救人去了。”
燕苏赞道:“宁老神医才是真正的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啊!”
这个世界,如果说有比宁饭饭医术更高明的,那必定就是这位宁老神医。当然,不包括外科。
这位老神医,就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燕苏来桐香县几次,都没有机会见到他。
当然,燕苏找他并不是要请教或者叙旧,而是要问他几句:“有你这样的爹吗?你对饭饭有尽到父母的义务吗?你知道饭饭这些年是怎么过的吗?”
饭局尾声的时候,秦霜儿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对燕苏道:
“吃完饭,和我一起去视察剑楼的施工进度!”
“行吧。”剑仙大人有令,燕苏不敢不从。
在距离新城不远的桐河上游,有一个河中小岛。小岛上长满了野生的桃树,一到春季就开满了桃花。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