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还有上升趋势。
超话照旧很多帅照,基本上都是抓拍,但还是有几张清晰的,能看出他的眉眼,冷清清隽,鼻梁挺直,唇角抿得平直,带着几分严肃,和平常吊儿郎当的样子比起来简直判若两人。
切回主页,常清秋心情极好,想着很久没有发点什么了,于是对着腿上呼呼大睡的噗噗拍了几张照片,凑了四宫格发了上去。
【好想变成腿上的猫猫!】
【我也很轻的,多躺我一个行不行?】
【好乖好可爱!!】
【看照片有点消化不良,快点送过来我帮你看看。】
相比于常清秋这里的轻松愉快,唐诗那边则是有些压抑。
事故高发路段发生连环车祸,大货车与小轿车相撞,接连引发几场追尾事故,所幸伤亡不算太重,但还是造成小轿车内两人重伤一人轻伤。
抓准了新闻热点,几家记者从案发现场一路跟着到医院,轻伤的那个是孩子,身上有些擦伤,除此之外没什么事。
抢救室内是与死亡的拉力赛,抢救室外是孤身僵坐在椅子上的孩子,里面是他的父母,生死未卜。
即便如此,摄像头还是对准了这个孩子,不放过他脸上的任何一丝表情——担忧、惶恐、以及迷茫。
唐诗看着那个孩子,只觉得心里像是有块大石头压着,沉重地让她无法呼吸。
抢救室里出来了个医生,看见外面乌央乌央一群人明显不悦。医生走近那个孩子,眉眼间疲惫又悲悯,尚且年幼的孩子像是意识到什么,哇的放声大哭。
唐诗拍了拍摄像大哥的肩膀,声音有些颤抖和哽咽,“别拍了。”
大哥也不忍,两人默不作声地离开了这里。
素材足够了,唐诗不想写这篇稿子,请了组里的同事帮忙。她也不急着回台里,让摄像大哥先回,自己在外面多待一会。
医院灯火通明,唐诗抬头望了望,眼睛有些干涩,但她不想哭。
说不上感同身受,毕竟她经历这些事的时候还很小,只依稀记得自己站在爸妈的墓前,身边一群亲戚在争吵谁来养她,还有抚恤金的问题。
她不懂什么抚恤金,只知道自己以后没有爸爸妈妈了,谁都想要这个“抚恤金”,但是谁都不想要她。
她被送到这个亲戚家住几天,又被送到另一个亲戚家,像是一个皮球,大家踢来踢去,最后是奶奶出面,那双混浊的眼睛蓄满了泪水,布满老茧的糙手牵住她的,说不用靠别人,自己来养。
印象更深的是奶奶去世,那时候她大三,兼职的时候接到家里人的电话,说奶奶不行了,要她回去见最后一面。
奶奶病了很久也撑了很久,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唐诗,大概是听见唐诗说会照顾好自己,奶奶在临走前一天精神头十足,民间说这是回光返照,隔天老人就走了。
唐诗在祠堂里跪了一个星期,亲戚送来吃的喝的她就填一填肚子,没有的话就不吃。感觉不到饿,只是站起来的时候头昏眼花,她一下往自己胃里灌了两碗汤粉,整个人像是被抽空了一样。
再后来的生活,都是她自己一个人过来的。
“总是在奇奇怪怪的场合见到你。”
从回忆里走出来,唐诗闻声看去,宋词站在不远处朝她微微笑。
“医院算不上什么奇奇怪怪的场合吧?”唐诗扯了扯嘴角,勉强让自己笑出来。
“接着。”宋词朝她抛过去一串钥匙扣,“别笑了,笑得比哭还难看。”
唐诗略显尴尬地收回嘴角。
“这个点了,估计辛苦搬砖的也就我们这几种职业了。”宋词瘫瘫肩,他有个朋友在急诊科,原本说是要一起去撸个串的,结果又给拉到手术室里了。
这种急诊手术他一个脑科医生去了也派不上多大用处,干脆就在外边等着,没想到能看见唐诗。
上次降县遇见她也算不上什么太惊讶的事,毕竟她报道的多是社会新闻。让他上心的是她一个姑娘家家主动留在降县当志愿者。
今晚看见抢救室外围一圈记者,撂哪个医生看见都没有好脸色。然而唐诗叫停摄像的举动让宋词蹙起的眉不经意就松了。
他好像发现了唐诗的人格魅力,不是出于外貌或是金钱地位,而是她的行为举止,能让人莫名想要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