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篇<二>承平十五年·冬至】
承平十五年的冬至日格外寒冷,此时的大梁已经迎来了自立国之后,最为辉煌的盛世,国富民强,四境皆安,就连最后一个胆敢挑衅皇权的渤海国也在深秋时大败一场,眼看收复在即,但比起京师民间的一片欢腾,额手相庆,深宫之中,或者该说是整个朝野之上都弥漫着几分诡异的沉闷,如山雨欲来般的压抑。
一切皆因承平帝的龙体每况愈下,在刚过不惑之年便到了油尽灯枯的边缘……
而比皇帝行将宾天更让人不安心的是——国本之疑。
承平帝大婚二十余年,亲政十五载,与后妃先后育有两个皇子,三位皇女,但如今除了一位尚在髫龄的小公主,其余几位竟然都夭折了。
而皇帝自夏日里身体每况愈下,遍请名医也难以为继,在太后的安排下,各地藩王都送入了自家年龄合宜的子嗣,名为读书明理,在太后膝下承欢,实则朝野上下都明白,这就是在为承平帝选择皇嗣人选,可仓促之下,又如何能辨贤愚?
入了冬,朝臣们的主心骨皇帝渐渐无法上朝理政,而另一位主心骨,如今还远在北疆,带兵与渤海国交战。
朝臣们难免遥想承平六年,先帝重病驾崩之前令当今圣上召集文武重臣宣读上谕,为原武宁侯,宣怀太子遗孤赵崓恢复身份,重入玉牒,赐封号为“宣”,是为宣亲王。
上谕一出,朝野震动,不仅仅是因为当时太上皇翻出这件本可以永远隐瞒下去的旧事,更因为大家也看出来了,这似乎是承平帝所乐见的。
浚达有德,力施四方为宣,这样颇具赞美之意的封号,虽然他当得起,但众臣还是很纳闷到底是因为什么……
然而如今看来,先帝和当今的决断,可能就是为之后打算。
五年前的承平十年,当今大病一场,全靠宣亲王遍请江湖名医方得好转,随后上谕授命宣亲王摄政,但承平帝自己也并未完全放开朝政,自那日起,大梁便开始了长达五年“一天二日”的诡异情形。不过,承平朝的盛世并未如众臣担心的那样中途而折,皇帝任命了摄政王后,仿佛倒放开了手脚,卸下了重担,五年来二人通力合作,皇帝谋断,摄政王施行,不但令大梁边事更加稳定,新政也顺畅地运行起来了,一时仓廪殷实,百姓富足,帝都汴梁更是成了各国商旅趋之若鹜之地。
这样的盛世气象又维持了五载,但如今不知还能不能维持得下去了……
连日来,几位相国都曾进谏请皇帝早定国本,其中也包括摄政王的妻子,右相盛时行,但众位相国意见也不一致,左相等几位老臣属意年少但血脉更贵重的定王世子为皇嗣,右相等年轻朝臣则认为主少国疑,不如立年长沉稳的恪襄郡王为皇嗣,但大家也都知道,这二位无论是谁,都远远达不到统摄大梁的能力,可无论是哪一方意见奏到福宁宫,皇帝就一句“等”。
大家都知道他是在等谁,甚至有传闻,只要摄政王一句话,或许皇嗣就该是虽然年幼心性未定,但血脉更近的小世子赵玄默了。
但如今摄政王还在边境作战,朝野上下都不知道皇帝能不能顺利等到他返回。
召摄政王还朝的诏书已经下了三道,但边关战事未靖,四十万精锐大军,无数承平朝第一流的将领都在他身边,更重要的是,那些人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
于是又有一种说法渐渐流传开来——摄政王久久未归,乃是拥兵自重,别有他图,右相的说辞也不过是迷惑圣人和太后的烟幕,而这一切圣上也已洞悉,三道诏书召他回来,就是为了架空摄政王,令大权不至旁落……
对于这种说法,右相盛时行的看法是:
“怎么墨异楼不请他们去写话本子。”
墨异楼,汴京最大的书楼,最擅长出的就是各种神鬼怪异的话本子,越邪门的笔杆子他们越喜欢。
自然,此语不可能是出自朝堂议事之时,而是在右相的家中——也是京师最小,最特别的一座王府,除了匾额,还不如个富商大贾的家宅。
这话是对着刑部侍郎颜幻说的——二人紧绷的心绪也为此一轻,颜幻憋不住“噗嗤”笑了出来。
盛时行拍拍她肩膀,敛去笑意:“你不用在意,陛下对聿卿的信任,还有他们之间的兄弟情义不是几个阴诡惯了的老头子嚼嚼舌头就能妨害的,不过他迟迟未归,的确让人有些担心……”
颜幻轻叹道:“是啊,我这心里一直不踏实,前方还在作战,按说此时的确是大战最关键的时候,不过我觉得,对于姐夫来说,陛下的圣旨和安危一定是更重要的。”
“没错。”盛时行蹙紧了眉头:“以他的性子,的确是早该到了,如今迟迟未归,我思来想去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正在前线,第一道圣旨送不过去,或者因为什么缘故耽搁了,二就是……”说到这里,她神色更为沉肃,甚至目光都有些闪烁,颜幻忍不住抬手按住她的手:“怎么了,你手这么凉?”
盛时行被她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