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都是紧闭的。
楼道里的灯光昏昏黄黄。
一路走过去,能听到各家房屋里传出来的声响。
有人在听收音机里播放的连载,有人在看电视节目里的新闻播报,有人在大声朗诵台词。
不一样的圈子,有着不一样的氛围。
像王林以前住的筒子楼,走在楼道里面,成天听到的不是家长里短就是鸡毛蒜皮的争吵声,要不就是各种电视剧的响声。
顾清雨打开房门,拉亮房间的灯,请王林进来。
她一天不在家,屋里的炉火已经熄灭了,她也懒得去生火或换煤球,用她的话来说,回家后要是怕冷,就钻进被窝里看看书听听歌。
南方没有暖气,但冬天既寒冷又漫长,寒冷的春季要到花开时节才能慢慢结束,真正的温暖天气,则要等到五一前后才能来临。
顾清雨打开暖水瓶,摇了摇,笑道:“没水了。”
王林笑道:“不用忙活了。我不渴。”
顾清雨道:“你不渴,我也得去打水回来,我晚上还得喝水呢!你坐会吧!”
她提着暖水瓶转身出去。
王林在书桌前坐下来,看到桌面上有一本摊开的书。
《苏菲的世界》。
这书名气很大,但王林并没有阅读过。
看书名,王林一直以为这是一本讲女生故事的,做为一个男人,他觉得女生难以有代入感,也就一直不曾拜读。
现在这本书就摊开在王林面前,他又恰好闲得无聊,于是将摊开的这一页折了角,翻到第一页开始看。
王林看书极快,养成了一目十行的好习惯。
尤其是现代,他看起来就更快。
让王林意外的是,这本书的开篇,居然讲的是哲学史讲义,枯燥无聊,就像论文一样,读不下去。
王林一度怀疑这是一本披着苏菲的世界的哲学书?
他翻到封面看了一眼,没错,这的确就是《苏菲的世界》。
王林耐心的翻看起来。
这本书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它以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书里有大量的讨论生与死这个问题的文字描写。
生死本身就是哲学的永恒话题。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来做什么?我们又到哪里去?
顾清雨提着暖水瓶回来,见王林在看书,便笑着说道:“生命本来就是悲伤而严肃的。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们突然莫名其妙地来到世上一般。”
王林笑道:“这书不适合青少年看。适合心智成熟的人看。”
顾清雨道:“的确有人因为看了这本而自闭的。不过我以为一般的青少年也读不下去这本书。”
王林道:“这书就一直讲哲学?后面好看吗?”
顾清雨道:“读这本书需要极大的耐心。别忘了《苏菲的世界》是一本,耐心的付出总会有回报,这本书从中部开始,剧情急转直下,不停的发生神一般的转折,思维方式越来越大,比一切烧脑的书更值得阅读。福尔摩斯什么的根本没法比。”
王林道:“是吗?那我得抽空好好看看。”
顾清雨给王林泡了一杯茶端过来,放在他面前,笑着问道:“你喜欢看什么书?”
王林道:“红楼梦。”
顾清雨笑道:“为什么这么多的人向我推荐红楼梦呢?四大名著里面,我唯独读不下去的就是红楼梦。”
王林道:“那你应该好好想一想,为什么你的老师和父母,作家、专家甚至是教材里提到的古人,都在向你推荐红楼梦?没有人会持之以恒地向你推荐一本无聊的书。”
顾清雨嗯了一声:“我知道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就像战争与和平一样。可能是因为红楼梦不够有意思,所以我没读下去。”
王林道:“这可能是你的误解。《红楼梦》恰恰太有意思了。这本书里,有轻松日常,有文艺诗词,有爱恨情仇,有国家危难,有个人命运,也有哲学思考,这是一部集大成的恢宏史诗。你可以看到插科打诨,古汉语骂人,古代的段子手,姑娘们互相高端黑,前半本书里到处是隐藏的笑点。如果真要全面地谈一谈《红楼梦》有多么好看,写一百篇论文也不够。“
顾清雨道:“有你说的这么神奇吗?”
王林道:“神作本身的解读是没有上限的,它的上限只取决于读者。《红楼梦》这本书,你十八岁时看,是一种感觉;二十四岁再看,又是一种感觉;四十岁,五十岁,每次都有新发现。甚至红学家对她的分析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永无止境。”
顾清雨道:“你成功的勾起了我对红楼梦的研究兴趣,那我一定硬着头皮也要读它几遍。”
王林道:“我家李文秀都能看下去,没想到你居然没看完过?”
顾清雨俏脸微红:“是我落后了。”
王林喝完了茶,起身告辞。
经过走廊的一扇门时,王林看到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