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了他长达九年的戍边生涯。孟家命运的转折也就此开始,而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当今太子安耀。
在父亲戍边的这九年里,魏国与柔然的战事始终焦灼,到后期柔然依靠游骑兵战术灵活多变的优势,甚至几次都将魏军打得措手不及。
而就在父亲驻北的第六年,战况依旧不明朗的时候,太子忽然上书向元隆皇帝献出一计,提出以开通魏国北部六镇通市为条件,联合高车一同对抗柔然。当时的高车实力不敌柔然,也经常遭到柔然的侵犯与吞并,亦欲联魏相抗。
元隆皇帝认为此策可行,便签下了与高车国的通市协议,高车立刻出兵攻向柔然。之后在魏国和高车的两面夹击下,柔然果然溃不成军连连败退,不到一年半便龟缩回黑水河以北。
然而,前脚捷报刚送至京都洛阳,后脚北境的形势就急转直下。高车在柔然败走后,突然出尔反尔,以未经王庭审议为由撕毁了通市协议,趁魏军不备,直接出兵占领了六镇中靠西的茂野、怀远、武原三镇。元隆帝又惊又怒,立刻调转军队杀向高车,然而此时已经来不及了。
北部六镇本就是魏国边境最富庶、最易守难攻的六个点。其中茂野、怀远、武原三镇靠近高车本部,还有高山地貌加持,更是难以攻克。丢失这三镇,大魏仿佛直接把后脖颈暴露给了敌人,只能举重兵退守盛乐关,以防高车随时举兵压境,从此大魏边境军备压力再次加重。
万幸的是,高车作为游牧民族王国,又有柔然的前车之鉴,并不敢把战线拉得过长,在稳守三镇后就宣布了停战,甚至排出使臣主动求和,一副见好就收的姿态。
自魏太//祖建国近两百年以来,元隆皇帝成了大魏历史上第一个丢失国土的皇帝。
这奇耻大辱令天家震怒,元隆不顾老臣劝阻,直接在洛阳一纸令下,将始作俑者太子安耀废除,褫夺其封号、贬为了庶人。安耀羞愤至极,自觉无颜南归,竟在北境挥剑自刎,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
不过,在这场浩劫里,孟家却意外因祸得福。毕竟停息了边关连年的战火,太子死后元隆皇帝为稳定军心、振作势气,还是论功行赏了不少戍边的将士,其中就有孟均。
武将世家出生的孟均在这几年里功勋卓越,早已从统军校尉升为了车骑校尉,在最后抵御高车的战役里,他更是骁勇善战,成为了魏军的主力之一。在后来论功行赏时,皇帝便连升了他两级,封他为都尉将军,命他主管京畿军队,并立即回洛阳上任。
当时的孟家还因此举家相庆,一家人欢天喜地地从上洛搬去了洛阳。
然而现在孟小鱼却丝毫高兴不起来,如果按照这个走向继续发展下去,岂不是又会像上次一样,全家都落一个悲剧结局?
这怎么可以!既然都重来了,便不能任其发展下去!国情战事或许改变不了,那至少也要阻止爹爹北上啊!!
此时的孟均将妻子轻轻圈揽进怀里,他说:“皇命已领,无法更逆。何况戍边杀敌、保家卫国、重振我孟氏家门荣光,一直都是我的夙愿,也是我身为武将世家的宿命!我本无悔,只觉对不起你……”
孟兰氏拭着泪,看着丈夫坚决的表情,自知事已至此,也只能默默支持他的决定。“只是我可怜的小鱼儿,刚出生就要与爹爹分离……”
孟均将妻女搂得更紧,“放心,我定常寄家书回来。以后这偌大的孟家都要劳你一人费心经营了,阿馥,苦了你了。”
孟兰氏摇摇头,“只要你和绪儿在边关一切安好,我便不苦。”
孟绪,孟家的长子,比孟小鱼大十六岁的哥哥。他那年也参了军,随父亲一同北上。之后也在边关立了功勋,回朝没两年便被元隆皇帝破格提升为中护军将军,此后十余载,洛阳皇城的禁卫军都是由他统领——然后元隆三十年,在静王逼宫时,他被一箭穿心,当场丧命。
不行!!!孟小鱼连忙喊道,爹爹、哥哥,你们不能去北境!
当然,脱口而出的只是孩子一声声焦急的哭泣。
“小鱼儿,怎么哭了呀?是不是饿了?”孟兰氏安抚地拍着孩子,却不见效果,便将孩子小心翼翼地交给孟均,“定是饿了,你抱去给奶娘吧。”
孟均接过女儿,看着她哭成一团的小脸,心中怜爱不已,忍住着逗道:“我们小鱼儿定是舍不得爹爹才哭的对不对?”
孟小鱼在他怀里张着嘴干着急,是!爹你说对了!我真的是舍不得你!你千万不要走!
正想撒泼大哭一场,这时一道白光袭来,孟小鱼被照得眯起了眼,忽然感觉周遭的一切好像都在渐渐消失。不等她反应过来,孟小鱼感觉自己突然向下一坠,又是这熟悉的失重感,她不禁尖叫一声,这是怎么回事!?
“啪!”一只酒壶在脚边摔碎,酒渍溅了一身。
孟绕豁的睁开眼睛,猛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咦?
她看着自己濡湿的裙裾,一时错愕不已。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