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满意的去厨房做一家人的晚饭。
傍晚的时候,桂芬婶子来了她家,将下午在国营饭店听到的一五一十的说给了李芝华。
听完,李芝华心下很是诧异,原来这辈子张晓燕也去举报了,幸好这辈子自己醒来的早,当众撕破了张晓燕虚假的面具,没给她瞎编造谣的机会,自然她的举报也就是无用功了。
陈恪平的眼神变得凌厉起来,这个年代男女作风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品德问题,对于一个女同志来说,说不好就会毁了人一生。还有李芝华落水那件事,也跟她脱不了干系。
“这人不能再留了。”
李芝华勾唇一笑。
她现在已经确定以张晓燕对自己的恶意绝对不会那么好心的陪自己上京寻夫了,只是她在其中到底发挥得什么作用还有待调查。张晓燕不过是想她过的惨兮兮的好衬托出她的高高在上,但她自以为当时的自己已经生活在泥地里,实在没有必要冒着那么大的风险拐卖自己。
原本打算慢慢跟张晓燕耗,找出当年自己被拐的蛛丝马迹。
可钝刀子割肉虽然疼,但这些日子张晓燕在她和陈恪平面前上蹿下跳的太烦了,她不想结婚的时候还要被她恶心一回,只能找个干脆利落的法子永绝后患。
现在法子不就送上门了吗。只需去机械厂收集关于张晓燕污蔑举报自己的证据,将其送到公安局去,短时间内她恐怕都出不来了。
她将主意跟陈恪平说了,男人点了点头,倒没说什么,只道,“机械厂革委会那边应该会有举报的记录,我去问问能不能调出来。”
只是没想到,还未等到陈恪平传回好消息,第二天,李芝华就收到了一封来自安城的信件。
信是曾文礼写的,让她在公社的一个女同学带过来的。
信上写道,由于自己轻信小人言,鲁莽的给李芝华造成了困扰,心内很是自责,告诉她张晓燕对她的恶意,包括她前阵子在机械厂革委会举报自己的事,并且奉上通过他亲戚拿到的革委会办案记录,希望能弥补一二。只是经过昨天的事他现在不好意思去见她,只能托付同学将信件带去,希望她不要介意。
李芝华看完了,发现信封看着厚,其实只一张信纸,其余几页都是张晓燕的举报信,革委会的记录,以及机械厂的调查结果。
张晓燕难道不知道举报是一把双刃剑吗?恶意诬陷了人还想全身而退,未免也想得太美了。
第二天,陈恪平就陪着李芝华去了一趟安城的公安局。
至于为什么是安城的公安局而不是公社的派出所呢。
一来,公社派出所的人和下面村子的干部都相熟,而王支书又是个爱面子的,绝对不会允许自己所辖的村子里出现劳改犯,一旦知道了这事肯定会让李芝华大事化小在村子里内部解决。而安城公安局来的人,王支书就没那个胆子把事情压下了。
二来,陈恪平说他在安城公安局有认识的人,有熟人好办事嘛。
两天后,村里来了两个公安在额头流汗的王支书的带领下把哭哭啼啼的张晓燕请走了,她娘刘大红跟着哭嚎了一路也没能打动心硬如铁的公安同志。
这件事可算是轰动了整个小河村,就连附近几个村子的都有过来看热闹的,这可是附近几个村头一个进公安局的大姑娘,张晓燕算是彻底出名了。
虽说据陈恪平的熟人所说,这件事能立案,但人关不了多久,毕竟没造成什么实际的伤害。
但李芝华已经满足了,本也没打算能够趁这点事就将张晓燕按死,只要在她新婚这几天别再来蹦跶就行。
况且进了一趟局子的女同志,不管时间多短,出来也没什么名声可言。而这个年代,读书,工作都需要一个好的名声,可以说除非有家庭背景,不然至少在改开之前,招工,招干都与张晓燕没什么干系了。
这件事了了,李芝华松了一大口气,此时距离婚礼还有三天,接下来她就可以在在家里安安心心的备嫁了。
只是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
没两天村里人都在传是她把张晓燕弄进去的,张晓燕的娘,刘大红甚至直接跑到她家里来声称给她下跪,只求她放过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