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艰深,须有极大的天赋,下极大的苦工才有可能学会,就连母亲自己都不能习得。
那么,或许是因为自己与生俱来的蓝瞳?
蓝,这个在父亲的口中诡异且不详的颜色。
风间颜回头看了一眼无垠的海面,然后拾级而上,越过山门,进入了孤山山林。
他打定主意,趁此机会,正好问问小叔父,是否也因这一对蓝瞳,有过与他相同的困惑。
=
“这位施主,您所为何来?”一位小沙弥从来龙寺中快步走了出来,双手合十,对风间颜拜了一拜。
“敢问……鉴幻大师可在寺中?能否替我引荐?”风间颜学着小沙弥的样子,也将修长的手掌合十,目光却不自觉地越过小沙弥的肩头,看向寺内。
不过是一间普通的佛寺,隐藏在茂林修竹之中,香火不算旺盛,甚至算得上冷清。更古怪的是,佛寺的寺门并不是全然打开的,而是半开的状态,一眼看去,只能窥见寺门中飘出的几缕香烟。风间颜四处看了看,发现除了他以外,竟然没见到其他任何一位香客。
“您……说的是什么?”小沙弥一脸迷惑。他挠了挠光洁的头顶,又道,“能否劳烦您再说一遍?”
风间颜很尴尬,这是他第一次用唐话与唐人交流。这个可爱的小沙弥便是他初到大唐,并用唐话与之交流的第一个人。在唐语的学习上,他一向自恃颇高,父亲请来的音博士也无不夸赞他的唐话说的标准……
小沙弥眨了眨圆圆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他,竟然完全没有听懂!
真是出师不利啊!
风间颜将背上的包裹往肩膀上送了送,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放慢了语气,控制好语调,又将方才的问题一字一顿地重复了一遍。
“敢……问……鉴……幻……大……师……可……在……寺……中?”
小沙弥仍然不能理解。
“干闻……捡欢……大食课载……时中?”小沙弥歪着头,重复了一遍自己听到的话,努力尝试理解。
风间颜忍不住心道,难不成我的口语这么不标准么?风间颜绝对想不到自己这一番话在小沙弥的耳中听起来完全是另一番模样。
风间颜耐着性子,再次调整发音,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问题。
小沙弥仍然不能理解。
如果寺庙前还有他人,便可以看见一个身穿交领长衫的异域少年,一个灰袍布鞋的可爱小僧,就这样锲而不舍地在来龙寺前一来一回地问话。
当这场对话进行到第八个来回时,小沙弥一拍光头,终于恍然大悟。
“您要找鉴幻大师!”小沙弥眼睛亮亮的,嘴角上扬,为自己领悟了这位少年的问题而感到高兴。可他的小脸转眼便耷拉下来,他为难道,“鉴幻大师早在三年前就外出云游了,并不在寺中,您来的真不凑巧。”
小沙弥看着风间颜那双美极的蓝瞳,心想,自己早该想到的。这少年的眼睛与鉴幻大师长得如出一辙,两人又都是从东瀛来的,就连这一口磕磕绊绊,发音不准的唐话都说的极像,想必他们二人早在东瀛时便结下了渊源。
“他不在这里?”风间颜惊讶道,他没想到自己要找的小叔父竟然早就不在这里了。
可他随即想到,母亲收到的家书,辗转漂洋过海,不知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多年过去,小叔父喜爱漂泊,早已离开来龙寺倒也不足为奇。
“那你可知鉴幻大师何时回来?”风间颜不死心,追问道。
小沙弥摇了摇头,头顶的戒疤在阳光下格外明显,“小僧不知。大师一向云游四方,从不会定下归期,一切都是随缘随心,不告知于他人的。”他双手保持着合十的姿态,又道,“鉴幻大师有可能十年都不会回来,也有可能明日就回,至于具体的归期,小僧实在无从得知。”
风间颜点了点头,这个答案倒是非常符合自己这个素未谋面的小叔父的性格。
就在这时,他的肚子忽然咕咕叫了起来。
风间颜难为情地捂着肚子,正想向小沙弥开口,想在寺中留宿一晚。
他向来耳闻大唐重视佛法,佛寺极多,庙宇无不华美气派。
漫天神佛坐落其中,无不是金漆抹身,巧匠雕琢,栩栩如生。就连寺中的斋饭也比东瀛的佛寺要强出许多。要是能如愿借宿于此,他便能正好能尝尝来龙寺的斋饭,若是他运气够好,说不定小叔父明日就真的回来了。
反正,多治比大使他们还要三天才回离开华亭县,时间还来得及。
可没等到他开口,小沙弥的眼中竟闪过惊慌不安的神色,他畏惧地环顾四周,对风间颜说道:“天色已晚,竟然施主找的人不在,施主还是尽快回吧!”
“纳尼……”风间颜没有料到小沙弥的反应,一时语塞,差点脱口而出东瀛话来。
“施主有所不知!近来这孤山上正在闹山贼!我们的寺庙正好在他们盘踞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