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姜永的如意算盘,打得蛮好。
对于那个姜永口中的烟儿,黄滔一直很好奇:“姜尚书,这个你一直念念不忘的烟儿,到底是啥人物?”
“她不是啥人物,她是我最爱的人。以后等我把她接到莫国,你就要叫她嫂子了。”姜永心中很笃定。
关于唐隐的消息,“探安”网的探子也来报:“唐隐回娘家后,因为从临安府带回去的物资很丰裕,所以娘家人也不敢怠慢她。听说娘家人近些日子还要给她说一门亲呢!”
本来姜永对唐隐是恨之入骨,一直想要报复她。但是自从自己到了莫国后发展势头正劲,所以也顾不上理会唐隐。待他把秦寒烟接到莫国,再来对付唐隐也不迟。
和公主成婚后的日子,姜永和莫愁两人相安无事。二人人前一副相爱的模样,人后两人各过各的,互不干扰。公主也是信守承诺,给了姜永荣华富贵,还对他收受贿赂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公主莫愁,姜永是感激的,毕竟公主这么大的一座靠山,可不是人人都有资格拥有。
有一次公主对姜永心中的爱人甚是好奇,问姜永她是怎样的一个人,能让他念念不忘守身如玉?姜永说起她,眼中都有光:“我的烟儿,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
“能有我美吗?”莫愁存心想逗逗姜永。
“公主自然也是美的。公主的美,和我的烟儿的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美。” 姜永说的是心里话。
“喔,有何不同?” 莫愁实在是好奇。
“公主的美,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而我的烟儿,是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 说起寒烟,姜永沉浸在回忆里。
“姜尚书,你倒是谁都不得罪。” 对于姜尚书的回答,莫愁甚是满意。
为了投莫愁之好,姜永搜罗了两位也有“分桃之好”的美女,让她们伺候好公主并守口如瓶,并把两位美女的家人逐一控制,让她们俩明白,如果伺候公主的事敢透露半分,她们和家人都有性命之忧。两位美女入了公主府,自然是对姜永言听计从,也把公主伺候得舒舒服服的。
莫国的户部尚书陈安,向来和姜永磁场不合拍,而且他的人打听到姜永在临安府的所作所为,也对姜永曾被发配边疆的事儿一清二楚。之所以没有揭穿姜永,陈安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在官场上混的人都深谙明哲保身的道理,况且现在姜永又成了莫国的驸马。不到万不得已,陈安不会明里暗里得罪姜永。
在莫国和临安府的关系上,陈安向来是主战派,他曾提议“直捣临安府”。陈安的主战,在某种程度上,与官家和民间都有了间隙。而姜永呢,属于主和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秦寒烟的缘故。他不希望一旦两国之间发动战争,他的寒烟沦陷于战火之中。万一战争真的无法避免,他也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把秦寒烟接到莫国。
某日朝堂之上,陈安又跟皇帝老儿提议,加快“直捣”临安府的进程:“陛下,临安府的统治者们安于现状,他们虽然有很多名将,但是却缺少能安邦的文臣。一旦我们发起战争,临安府的那帮文臣很可能就是我国的助力。”
皇帝老儿对于陈安的建议,犹疑不决:“驸马,你以为如何?”
姜永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陛下,临安府的探子回报,皇帝的想法是,只要别人不打我,我也不想去招惹人家,守着半壁江山,相安无事最好。既然人家这么想,我们何必去主动挑起事端?而且发动战争,暂且不说能不能赢?一旦开战,双方的老百姓最吃亏。有钱人家可以早早逃离,老百姓又能逃到哪里去?”
陈安早就想到姜永会如是说,在朝廷之上当然不能退让:“驸马毕竟是临安府过来的,难免会替临安府多考虑一些,这也能够理解。但是如果我们不趁着临安府的那帮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之地的时候突然一击,恐会失去最好的时机。”
看两人针锋相对,皇帝老儿出来打圆场:“好了好了,两位爱卿的提议,朕觉得都各有道理,此事容后再商议。我听说临安府的丞相秦左有意和我们修好。驸马,你派人择机和秦左取得联系,看看他的意思?”
“陛下,我着人即刻就去办。”既然皇帝老儿下了命令,姜永也不能不办。虽然他是皇帝老儿的女婿,但同时也是作为臣子的他,自然知道谁的命令,是要百分百服从的。忤逆,对他也没好处。
下朝之后,姜永回到驸马府,把黄滔唤来吩咐了若干事宜。对于今日朝堂之争,莫愁公主也是略有耳闻:“驸马,万一两国之间真的要开打,你是不是要把你那个心上人接过来?你放心,我不会阻拦。”
姜永对于莫愁公主的慷慨,甚为感激:“谢谢公主。万一真的有需要,可能还真的要叨扰公主。到时候,我就说寒烟是我的表妹,是我在临安府唯一的亲人,万不会让公主为难。”
对于公主,姜永是诚心诚意感激。他能有今天,虽然有他自身的努力,但是跟公主的全力帮衬,也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