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一个古代老太太看的透。
今晚的小河村,注定有很多人家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整个赵家,只有类似赵安安这样还不懂事的孩子能心安理得地打起小呼噜。
东厢房里,赵正德两口子早过了平时就寝的时辰还没睡。
只见赵王氏轻手轻脚地搬开床脚下的破酒坛子,坛子底下的地砖仔细一看跟周围的颜色不太一样,赵王氏取了一根薄竹片,顺着地砖的细缝小心翼翼地撬开地砖。
地砖下事一个深约半尺的方坑,赵王氏手伸进去从里面取出一个小匣子。仔细的拍拍灰把匣子放在一边,又从放被子的大木箱里摸出一个灰扑扑的大荷包。
这时赵王氏才从脖子里扯出一根麻绳,绳子上赫然是一把小钥匙,对准小匣子的锁一开。
咔!
匣子里是三个二两的银锭,银元宝旁边还有一红布,红布里面赫然包着一根缠丝工艺的金发钗。
赵王氏又找了一块粗布铺在床上,把荷包里的东西小心的倒在粗布上,几块加起来不足一两的碎银子,还有一百枚一串的铜钱三串,剩下的就是十几枚散碎铜板。
赵王氏盘算来盘算去,打开红布拿着金簪来回摸了半响,低声跟赵正德商量:“老爷子,若不然把这跟金钗当了,怎么也值个几两,等交了税,我跟秀娘再赶赶工多织两匹布卖了,凑个十五两也差不离,不然老二瞅着也老大不小了,错过黄家一时半会儿又去哪儿找更好的人家去。”
赵正德眼睛一瞪,低声喝止道:“不行!绝对不行!这簪子还是当年咱们定亲时,娘请了宝华楼的大师傅专门定做的,如今,你跟着我苦了半辈子,这根钗子说什么都不许当!”
说着,赵正德按住老妻拿金钗的手,继续劝说道:“老二那小子看着人高马大,实则成天嘴上没个把门儿的,一团孩子气,我瞅着,有时候还不如咱乐乐懂事呢,翻年也不过十六,便是晚两年成亲也没什么,年纪大点还稳重些,那黄家是好,但这种为了孙子就能卖孙女的人家,便是再好我赵家也不稀罕,咱现在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庄户人家,儿媳妇就往那老实本分的庄户人家找就行。”
赵王氏被老爷子这么一劝,心里也犹豫了,说道:“当初老大家的成亲,彩礼也高,最后还是当了我那对儿金耳环凑的,如今家里比过去还好些,又因为彩礼犯难,这哥哥帮了,弟弟不帮,我也是怕老二以后落埋怨。”
赵正德听完直接一把夺过钗子,仔细用红布包好放回匣子里,啪!的一声直接把匣子锁上放回原处。收拾好了才靠在床头耐着性子跟老妻细说。
“当初娶老大家的跟如今黄家这事儿可不一样,当初咱刚落脚没两年,家里连间像样的砖瓦房都没有,又独门独户没个亲戚帮衬,咱若不高高的给彩礼表诚意,换我有闺女我也不乐意嫁。且老大从小多稳重的一孩子,头一回跟他老子求事儿,说什么我都给办咯!这黄家虽好,但就凭这当家人出尔反尔的做派,老子就看不上,若不是看在富贵家媳妇的面子上,换个媒人我当场就回绝了。”
赵正德说完看老妻还没转过弯,接着劝说道:“你放心,老子的种老子知道,老二跟他哥不一样,老大两口子那是自己看对眼了有感情,老二都没仔细瞧过黄家姑娘两回,又最是好面子,你没见当时听说黄家反悔加彩礼,恨不得当场就拒绝,此刻就是黄家姑娘长成天仙他都不稀罕。早点歇了吧,明儿还有得忙,哪有好汉讨不着媳妇儿的,缘分到了自然就有。”
赵王氏一想小儿子的德行,是这个理儿,便丢了念头侧身躺下不提。
另一头,西厢房里也上演着夫妻对话,气氛却跟东厢房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