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看见了郑熹丘加的那句说他眼睛大的评语。
很难说郑熹丘写这本书的目的就为了这句话,保不齐还有别的目的,他暂时看不出来。
暗卫送来了新的消息,朝堂文官对《风情稿》的议论风向出现转变。
郑熹丘年纪太大,《风情稿》由郑老门生代为执笔。这些门生都是初出茅庐的文生,在朝堂没有根基,凭借《风情稿》得到了郑熹丘的些许庇护。有文官猜测,《风情稿》说不定是这些新人借以崭露头角的阶梯,郑夫子在为某人铺路。
梁风管不着新人,更管不着郑夫子想做什么,他要做的事情,是得想想该怎么把眼睛缝起来。
最好是皇帝再召见他一次,他眯着眼进宫去。
画像仍然不断送来,数量减少,技法却逐渐走高到偏向写意,有的甚至三两笔画完一张脸,已经无法辨别男女。梁风将画像全部拒之门外。
无法缝住眼睛,他分出的心思想,中秋节快到了。
金絮不愿意出门,似乎也在暗中等待中秋节。梁风陪在她身边,衣服都要黏在一起。
没有画像,王府便没有其他与外界往来的事物。然而中秋小宴过后,她却收到了信件。
梁风起初以为是她和太南那边的姑娘通信,但是慢慢地发觉不对劲了,有时来信一天一封,太南的回信怎可能这么快。
于是,金絮又一次收到信的时候,梁风明目张胆地和她一块看。
“不许偷看。”金絮防他。
“不许防我。”梁风不痛快,又不想真的僭越,站在信纸背后试图透过信纸看穿字迹。
看不清楚,隐隐约约看见个“林”字,他大脑敏感,浑身毛竖了起来,“是不是林童忆?”
她快速看完折了信纸进屋,用蜡烛点燃烧了。
梁风不可思议地瞪大双眼,防他防成这个样子。
“那个姓林的和你说了什么?有什么不能告诉我的?这人是不是在纠缠你!你不可以因为他防着我!”
“我没有防着你......”
梁风不听,“这人是不是向你索要了什么,好大的胆子,敢和王府的人提过分的要求!”
“我不是王府的人。”金絮的脸变肃,“中秋之后我就搬出去。”
梁风听不得这话,情绪一下子高了,“你搬出去干什么?你搬出去是为了找他么?”
“不是找他,我是无论如何不能在王府继续住了。”
“无论如何”四个字梗住他的所有情绪,她已经在公主和众位贵女面前露过面,如果往后不想惹上什么事,她确实不好在王府继续住了。
“林公子确实和我提了要求。”她道。
她想说什么,却没说,欲言又止,活像一副被逼无奈遭人胁迫的样子。梁风心头火起,“他提的什么要求!王府没有生意是可以托他做的。他不会是想当官吧?”
金絮居然点头。
梁风惊了,“当官?”这人有那个本事?
金絮无奈地叹了一声,“我再和他说说看,你别急。《风情稿》的事情还在闹,你这个时候不能安排旁人做官。”
这句“旁人”听着有点顺耳,梁风勉强沉着道:“他想做啥官啊?”
金絮沉默着不说话。
“肯定进不去朝廷,我最多安排个末位给他。”
她一怔,“像是徐礼那样的?”
“差不多吧。”最近那么多双眼睛盯着王府的风向,他此时当真不能做太出格的举动。
“我去和这人说,当了官就好好干,离你远点。”梁风当即出门。金絮立马把他拉住,“等等,你不用出面,我去和他说。”
“这人纠缠不休,你和他说没用,必须由我出面。”
她建议道:“不,你不用亲自出面。这样吧,你帮我写封举荐信,我送去给他,之后他能不能成功入仕,我们也不管了。”
梁风思索起来,不用直接出面倒是可行。
金絮放轻声音道:“你就在信里说林童忆是我的亲友,在我恳求之下为林童忆举荐。你假托我之名,这样不显得你举荐林童忆是出于私心,皇帝不会那么忌惮。”
“亲友?”梁风捕捉到一个词。她愿意对外说林童忆是她的亲友,那说明在她心里,她和林童忆是不可能的。
“我写信送过去,这人就和你两清?”
“对。”
“那你还要不要搬出王府。”
“要。”
“......”梁风掷地有声,“这人再寄来的信件你不能烧,必须给我看,否则......否则十三不会再帮你跑腿了!”
“好。”
梁风写了举荐信,信中仅写明林童忆是他府内人的亲友,年纪渐长却无一技之长,托给谋个简单的差事,赚些钱两。只说差事,不说官职,并且隐去金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