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婉拒(2 / 3)

五公子。若阿晚当真犯傻认定了他,那他们在京城,女儿也有个退路。

妻子不安,俞良生焦心不已,如今她自己提了解决办法,他哪有不应的?京城里贵人多,活路多,要赚钱比桃源县容易,是以当即决定一家人上京去,让行舟长见识,若是在京城遇到好的夫子、书院,是否长久留下到时再做打算。

听说能去京城,小少年激动得抱起小青山转圈圈,胖胖的小娃也不知道懂不懂就咯咯咯笑起来。

俞家在龙眼村住了近二十年,自然不能说走就走,俞良生要跟东家杨姑娘请辞,准备荐秦婶的丈夫顶他的位置,再则家里还养了鸡、鸭、羊要处理掉,岱岩书院余下半年的束脩也要去退回来。

永安坊。

“姑娘,人牙子给了老夫三套小院子的钥匙,您看什么时候便宜,老夫带您去瞧瞧?”

俞唱晚当即跟周泰山告假,带上小豆苗去看房。

第一套小院子在城南,两进,看着比较老旧破败,俞唱晚不甚满意,毕竟这院子得修缮一下才能住人,他们可能就住一年,若还需花大价钱修缮便不划算。

第二套院子是个三进的,在城东南方,什么都好就是太贵。据说这附近住的不是勋贵便是三品以上的高官。

俞唱晚在心里打了打算盘,觉得还是不甚划算,俞行舟还小,只是秀才,若是以后中了进士住在这里倒还算像话,眼下掏空家底买进来压力过大,还是算了。

第三套三进院子正在琉璃坊,看着六七成新,家什也齐全,最重要的是前面还带个小铺子可以做买卖,后面还有一个小后院。

第三套是最令她满意的,其实俞行舟要走读书这条路,长居京城是最好,这里有大儒有好书院,为长久计也是这套最好,盘下来做点小生意,爹娘不至于那么累再出去找活计,就是不知这宅子价值几何,该是不便宜。

管事很会察言观色,笑着道:“老夫觉着这第三套最实用,东家说赁的话十两银子一月,若是买的话,五百两银子。”

俞唱晚瞠目,“为何五百两银子便卖了?”要知道这可是琉璃坊,每日坊市间笑语喧天,车马如龙,在这里随便做什么买卖都不愁生计。

而且这几日她也跟宅子里的下人打听过京城的房价,这前面带铺子的院子怎么也要七百两往上。

“这家东家正缺银子周转,便想着把这小铺子便宜出了。老夫瞧着,俞姑娘若是有多余的银子,将这里置下绝不会亏。”

管事好言相劝,东家也诚心想卖,加上屋子确实无可挑剔,俞唱晚犹豫了会儿便决定咬牙买下。

她取出五百五十两交给管事,签订契约什么的都交给他去办。

管事收好银子连连点头,想要差事办得顺利便免不了使银子,多出来的五十两就是这个用处,余下的自然是他的跑腿费。

他还以为俞姑娘出身低微,怕是不懂这些,谁知她为人处世还算周全。

三日后,管事将签好的契约和房契交给俞唱晚,她不禁咋舌,这办得也太快了吧,果然阿娘说得没错,京城就要银子开道。

她哪知道管事是拿着裴暻的腰牌去办的,否则有银子也得花些日子。

了断一桩事,剩下的便是等着爹娘到来,俞唱晚的日子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这些天裴暻偶尔过来一次,会和她一起用饭,然后按跷,只是再不提那日的话。

刑部衙门。

影九道:“俞姑娘琉璃坊三进院子之事已经办妥,她没有多问。”

裴暻“唔”了一声。

沉默了一会儿又道:“叫管事去琉璃坊看看,缺什么补上,该修缮的尽快修缮。”

只要人留在京城,别的事皆可从长计议,他耐心一向很好。凤眸转到被公文压住大半的两封信,笑意慢慢堆积,她说京城不是她的家,那他便将京城变成她的家。

影九看了主子一眼,躬身告退。

管事微讶,俞姑娘十分认可那院子,他也看过,并没有要修缮的地方,可主子既然这么说了,那势必要重新粉一遍,再将过于老旧的家什淘汰掉。计算着桃源县到京城的路程,他得赶紧去办了才行。

这边屋子开始修葺,那边琴奴似乎看到了希望。

“好妹妹,这俞姑娘置了产是不是就要搬出去?”这村女常常入夜了被请去前院,哪有药奉是夜里奉药治病的?怎么看都不清白。

囊萤看四周无人,附耳低声道:“并未听她提起过要搬出去。可父母弟弟都上京了,她也不好赖在府里不走吧?她还……”说着摇了摇头。

琴奴瞬间明了,原来那村女还未被殿下收用,心中一喜,旋即幽幽叹了口气,“但愿她快些搬出去。只苦了我家姑娘,当初少爷捧在手心里疼的娇人儿,经此大难整日衣青茹素,消沉得不像样,眉宇间的轻愁与少爷的飞扬无半点相似。”说着拿出手帕按了按眼角。

囊萤张了张嘴终是没说什么,跟着琴奴一道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