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杂事、琐事、烦心事其实都是自找的,本来是可以避开的,是世俗的力量把人推入了那些繁杂之中。”说完,范筠萱开门走了出去。
显然,自己的苦口婆心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但筠萱妈并不急,她知道,女儿的性情中确实有很偏执的一面,做女儿的思想工作,需要耐心。自己的话女儿现在听不进去,但她相信,这些话的作用一定会随着时间而发酵的。她有信心也有耐心改变女儿的心态,但她担心女婿和亲家母没这个耐心,所以,在离开之前,她特意为女儿说了几句开脱之词:“女人在产后,身心都很脆弱,脾气也容易变得很固执,她有什么不妥的言行,你们可要多包容啊!”女婿和亲家母都表示会多理解,多担待的。筠萱妈心里清楚,女婿的表态是真心,亲家母的表态未必是实意。但愿女婿是一块质量过硬的“双面胶”,能把婆媳关系粘得和谐美满。
浩文妈为儿媳精心炖煮的土鸡山参汤出锅了,她为王佳怡盛了满满的一大碗,说:“土鸡炖老山参,大补,多吃点。”
佳怡妈一脸的惊诧,“你这是什么?老山参?你这里头有人参?”
浩文妈说:“用土鸡炖的老山参,俺们村,媳妇坐月子,都吃这个,好着哩!”
佳怡妈一脸愠怒地把碗拿走,倒进厕所里。众人既吃惊,又不解。
从厕所走出来的佳怡妈把空碗使劲往桌上一墩,气哼哼地说道:“刚生完孩子的产妇,不能吃人参。”
“为啥哩?”浩文妈不解。
“这是常识!”佳怡妈一脸恼怒地说,“刚生完孩子吃人参,人参就是毒药,你们这不是在害佳怡呢吗?!”
“俺村都吃。”浩文妈一脸的不服气。
佳怡妈更恼了,“你们村,你们村,你们村连这点常识都不懂,真够无知的!”
孙浩文、王佳怡、玲子在一旁看着,不知道她们谁说得对。玲子机灵,拿出手机,开始搜索产妇吃人参的信息。很快,她就找到了相关的信息,沮丧地说:“是我不好,土鸡和山参都是我带来的,刚生完孩子的产妇,确实不能吃人参。”
孙浩文拿过她的手机,看了看手机里面的内容,点点头,对丈母娘说:“妈,您说得对,确实不能吃。”
佳怡妈气哼哼地说:“幸亏我在这儿!”
浩文妈还是不解,问玲子:“吃人参咋就不行哩?”
玲子说:“人参会阻碍受损血管自行愈合,可能会造成大出血。”
“俺的乖乖……”浩文妈很震惊,“这么说,是俺们村的人吃错了?”
孙浩文为娘开脱:“可能啊,咱村的人都皮实,所以才没出现意外。下次回老家,咱们得给他们好好宣传宣传,刚生完孩子,可不能吃人参。”
“这个无知的老太婆,我的宝贝女儿险些被你害了!”佳怡妈在心里暗骂。
浩文妈让佳怡妈不满的地方可不止吃人参这一个问题,这个农村老太太的很多行为在佳怡妈眼里都是很愚昧的,比如,她用小毯子裹孩子的时候,把双腿裹得特别紧,说这样腿会长得直。佳怡妈制止了,说这样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再比如,晚上孩子不睡觉,她就不关灯,佳怡妈把灯给关了,说开灯睡觉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浩文妈为了逗孩子开心,经常会给孩子唱儿歌,歌词内容,几乎就是农村场景的素描:
“大萝卜,水灵灵,小白菜,绿莹莹,西红柿像灯笼,黄瓜一咬脆生生,多吃蔬菜身体好,壮壮实实少生病。”
“小肥猪,胖乎乎,吃饱饭,睡呼呼。小山羊,咩咩叫,上山坡,吃青草。草儿长得好,羊儿吃得饱。”
“黄瓜脆,丝瓜长,西瓜甜,冬瓜胖,菜瓜、甜瓜和南瓜,一个一个有营养。春天种下一棵秧,秋天瓜儿满园香。”
“一只小花狗,蹲在大门口,两眼黑黝黝,想吃肉骨头。”
“小耗子儿,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吱吱吱叫奶奶,奶奶不肯来,叽里咕噜滚下来。”
“红萝卜,大白菜,红的红来白的白,吃萝卜,吃白菜,圆圆的脸儿真可爱。”
“小鸭子,一身黄,扁扁嘴巴红脚掌。嘎嘎嘎嘎高声唱,一摇一摆下池塘。”
看着奶奶在自己面前边唱边滑稽地表演,孩子咯咯咯地笑个没完。浩文妈见孙女这么开心,兴致更大了,一首接一首,没完没了。
王佳怡觉得挺有趣,佳怡妈却很来气,对女儿说:“你看见没有,要她带孩子,再这么带下去,孩子将来就得去种地。”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母亲这种毫无逻辑的推断让王佳怡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听了跟农村相关的儿歌,将来就要去种地?那要是听了跟军队相关的歌,她将来就得去当兵呗?听了跟草原相关的歌,将来就去放牧?那要是听了‘国际歌’,将来就得去做个国际主义战士呗?孩子这么小,她能听懂啥?”
“这叫潜移默化,就跟胎教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