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衡和秦瑜等其他将领追着鞑剌军一直向北。在蛮北之地又开展了为时月余的游击战。
这期间穆易辰回到了雁城养伤。
就在鞑剌军被溃退到蛮北深处时,京城突然传来八百里加急噩耗,大岐高祖皇帝于上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突然病重驾崩,太子于正旦当日继皇帝位。
穆易辰到达塞北战场是腊月二十六日,在正旦之日与之激战十几日将其赶走,如今秦瑜和雷衡又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游击战。
也就是说,皇帝驾崩的消息被封锁了两个多月才传到雁城,理由是鞑剌大军突袭,大战在即,怕影响将士们的势气。
如今鞑剌军败退,暂时没了威胁,才送来新帝登基的消息,同时对此战各位有功的将领进行封赏。
古往今来,新帝登基最怕的便是各地藩王有不臣之心,趁局势不稳作乱。故,新帝看鞑剌军没有了反击的可能就急招穆易辰和雷衡等将领回京。
乾王府书房,火炉里的木炭“噼啪”作响。
捧着讣告的乾王和拿着圣旨的穆易辰都沉默着。
而跟着穆易辰大军来到雁城的庆王得知自己的父皇驾崩,“扑通”一声便向着京都的方向跪倒痛哭。
“父皇……”
这时沉浸在自己思想的乾王突然大笑起来
庆王看到自己的四王兄不但不跪也不哭,反而还笑。他抬起泪湿的双眸瞪向乾王喝斥:“四王兄简直不孝不忠,你不但不跪父皇,还站在这里捧腹大笑!”
乾王虎目龙眉,扫过九弟庆王一眼,像看一个不经世事的小孩子一般也不与之计较。
随后与穆易辰相视一眼,也朝着京都的方向跪倒,穆易辰亦跟着跪下。
庆王呜咽不止。
这时乾王给了穆易辰一个眼神,留下庆王同穆易辰一起出了书房。
院子里凝聚着寒气,将二人呼出的热气化作一团白雾。
乾王皱着龙眉深叹一声,“初登大位,鞑剌军刚被撵走,这个时候急着招你和雷衡等人回京,他是生怕本王鼓动你们对他不利啊!”
“当年他纵陈基做了那样卑劣之事,害的三万将士陷入鞑剌军埋伏之中,使得寒将军铁骨铮铮的英雄枉死,家破人亡。如今他却顺利登得皇位实在难令人心服!”
乾王这番话一来确实为了当年之事而气愤,二来也是为了在穆易辰面前拉仇恨。
说完他沉默了半晌,虎目一抬看向穆易辰。
“易辰,先前信中与你提及的事,眼下你应该做个决定。你若愿奉招回去,我定相送,若是今后真有一日我们兵戎相见,那时我定对你不客气。”
这几句话,乾王说得语气谦和,看起来像一个老友随意开的玩笑。
穆易辰当然知道乾王的心思。
在京都时,乾王信中已经几次提到要他想办法回雁城,话中之意早已透露会有这么一天。
如今乾王更是知道自己是寒晏之子,而太子更成了双方共同的敌人,他必定趁着机会说服自己。
当年陈基为了扶太子上位做的那些事,太子他不可能不知,不管他心中情不情愿,最终是默认了陈基所为。
如今陈基是被自己杀了,可太子继位亦让自己想到因他而亡的父母心中依然不能平愤。
若是助乾王反攻京都争夺皇位必是一条不归路。
想到江乐瑶……
突然,穆易辰抬起低垂的眼睫看向乾王:“先皇十一月二十五日驾崩?”
“是,怎么了?”
“……”穆易辰震了一瞬又作沉默,片刻后堪堪摇头:“没事。”
穆易辰才想到,江乐瑶二十六日大婚,皇帝二十五日驾崩,如果正常宣布讣告,那他们一定是不能如期进行大礼。
可当时封锁了消息,想来为了制造假象,京都城中任何事都在如常进行。
穆易辰刚燃起的一点希望又被自己冷静分析破灭了。
乾王看穆易辰双眉紧蹙,鬓角的青筋凸起隐隐跳着,俨然心中藏了事。
乾王亦不予多问,只道:“回去吧,做了决定告诉我。”
穆易辰离开乾王府回了自己先前在雁城的居所。
一进门便收到一封由京都寄来密信。
信中未署名,只告诉穆易辰皇上可能从陈基儿子陈青君那里知道了他的身世,眼下招他回去,只怕是防止他投靠乾王,等他回去要他交出兵权后会对他不利。
穆易辰捏着密信双目微觑,推测写密信之人是谁。
知道自己身世的,无非就是那几个人。
是沈从华?想来不太可能。也许自己真要有什么不测,他倒如释重负了。
胡孝先?他虽然也知道了事之一二,因为瑶瑶的关系也帮过自己,可也不太可能随处关心自己的死活。
驸马江重尧?亦或是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