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还没有?
午膳时,太子妃的桌上便有了这道铁锅蘑菇炖大鹅。
蘑菇鲜香,鹅肉酥烂,祈香连吃好几块,直呼过瘾。
陪嫁的婢女芳姿见状附耳过来劝道:“娘娘莫忘了宫里规矩,女子不可多食。”
祈香回忆了一下太子传里写过的宫规,不记得有这条,因而问:“哪来的规矩?”
芳姿摇头,只道:“历来如此。”
虽无明例,却是人人皆知、尽皆遵守。
据说是贺兰氏祖上沿袭下来的,贺兰一族出自环境险恶的贫瘠之地,祖先以渔猎为生,倘若所获不丰,便需将有限的食物在众多的人口间分配,女子体型多数较男子为小,且操持家务、无须外出,理所当然地被认为食量小,分得较少的食物。
龙兴后旧习不改,久而久之,甚至演变出多食非女子的说法,宫中女子亦以多食为耻,上自皇后公主,下至宫女嬷嬷,无不节制饮食。
杨香纨为顺利嫁入宫中,自去年起便是一日一食,大婚前更是接连多日未曾进食。
这规矩荒谬至极,祈香虽不赞同,但不好一来便破了规矩。
芳姿问:“让他们撤了炖鹅?”
“不,”祈香摇头,吩咐道,“拿食盒来,装上。”
祈香提着食盒,去了贺兰晏理政的千事殿。
贺兰晏听宫人传太子妃来了,不免意外,他离开时,她还生气呢。
祈香早把这桩小事忘了,进门盈盈一拜,“殿下,今日膳房炖的鹅味道极好,臣妾送来给殿下尝尝。”
贺兰晏心想太子妃不计前嫌,大度示好,他不该再横生枝节,多少说些软话哄一哄。为夫之道,当是宽严并济,方能夫妻和睦。
话虽如此,落到实处却是头都没抬,嘴上冷淡地说了句:“放着吧。”
且他便如被缝了嘴似的,再也说不出弥补的话。
贺兰晏心吊了起来,怕杨氏女哭着跑出去,传到奉坤宫,恐怕难以收场。
祈香早料到他的反应,心里吐槽了一句讨厌鬼,面上丝毫没有在意。
她把食盒往圆桌上一放,背对太子坐了会儿,料到太子正一心公事、心无旁骛,便悄悄打开了食盒。
食盒内一只海棠式深口圆盘,装得满满的蘑菇烧鹅肉,她把鹅肉拨到碟里吃,吃完再盛,直至饱足。
“臣妾回去了,殿下记得吃。”
祈香说完收起她自用的餐具,起身便走。
贺兰晏眼在奏疏上,心却不在,可他如同被封印在了书案后,祈香走后才得以自由。过来一看,盘里零星几块鹅肉,余者皆为蘑菇。
空盘送回去,嘈杂的东宫的膳房安静了:这世上竟有他们殿下爱吃的菜!
闵厨子红光满面,干劲十足地又跑了趟光禄寺。
祈香刚到含茵殿门口,便见迎面来了三个花团锦簇的宫装女子。
随行宫人纳头便拜,原来是贺兰晏的妹妹,十三、十五、二十六公主。
祈香心里纳罕,早知道老贺兰能生,没想到这么能生……
她记得宫里专门辟了一处建造宫殿,安置皇子公主。
老贺兰皇子公主一个接一个地生,却不见得多喜欢孩子,生下往皇子院一扔便算了事,平日想不起,见了面也未必叫得出名字。
贺兰晏虽是皇后嫡子,当初也在皇子院住了好些年,与老贺兰父子间感情淡薄,若非皇后撑腰、朝臣拥立,他自己又有手段,未必能坐稳储君之位。
他这三个妹妹也细弱得犹如小风即可摧折的草茎。高挑的十三公主,身子一软,险些栽在花丛里。
祈香忙上前扶了一把,公主的手腕细得惊人。
十三公主站直了,由她两个妹妹搀扶着,气若游丝道:“多谢嫂嫂。”
十五公主年岁小些,嘴一抿,眼圈红了,“都怪我,没扶着姐姐。”
最小的二十六公主哇的一声直接哭了出来,“我偷吃了十三姐姐的胡饼。”
祈香听出二十六公主便是昨晚闹着要见嫂嫂的。
“我不饿,方才是绊了一脚,”十三公主一把捂住二十六的嘴,虚弱地笑笑,“腰身再宽一寸便穿不上这花笼裙了。”
花笼裙由上好的丝罗织成,用各色丝线绣出花鸟图案,用料造价不菲,单这一条裙子便能抵寻常人家半年的嚼用。有臣子上书提出禁制花笼裙,非但未获允准,还因此触怒老贺兰,被贬外放。老贺兰驾崩后贺兰晏才将其召回。
祈香留几位公主吃茶。
十三公主只抿了两口蔗浆,没动筷子,十五公主尝了一小块杏子酥,二十六公主刚抓起一张千丝金饼,被她十三姐姐一瞧,又放回了盘里。
祈香笑问:“可是这点心不合胃口?”
公主们俱是摇头。
十三公主说:“我和妹妹们才用过午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