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女生耽美>渡山河> 两少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两少年(3 / 4)

然在念江城撕扯着生民,怪病药石无医。

张娘的身影与话语这几天一直萦绕在小丰的脑海里,仿佛要在这些回忆中找到坚持生活的理由。

“快去帮忙照顾其他的的病人吧。”虚弱的话回响在了小丰的脑海里。

“我要听张娘的话,帮助病人,不能让那些小孩子像我一样,一样没有了家人。”小丰自己劝说着自己,说完便跑去给其他病人熬药端药。

天将破晓,究竟是又一天的死亡笼罩,还是绝处逢生。

焦躁的小丰匆匆端起药向病人边跑去,一不小心连人带碗摔在了台阶上,扬起脸下巴上摔出了一节拇指长的口子,这孩子仿佛不知疼痛,连忙站起身来又回到屋中端起药碗为病人送药。

大滴的鲜血自孩子幼嫩的脸上滴落到药碗中,泛起涟漪。小丰将药递给了一位母亲,她的女儿倚靠在她的怀里,奄奄一息。这位夫人还是抬起了手,用她手里的帕子为小丰擦了擦流血的伤口,“孩子照顾好自己你的母亲会心疼的。”温柔的话传进小丰的耳朵,终于这个孩子回了回神,“谢谢。”小丰转身便跑开了。

“娘亲娘亲,爹爹在哪里啊,快让爹爹给铭儿买糖葫芦。”刚才还奄奄一息的小姑娘竟突然间似往日般活泼,她的娘亲见女儿顽疾已销,抱起她的孩子泣不成声“铭儿,铭儿,我的铭儿,你终于好了,仙人赐福啊!”

待那夫人再次平静下来后,便抱着她的女儿向郎中身边走去,她知道,她的女儿就是平疫的关键。

郎中在小女孩的脉象从容和缓,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不细不洪,节律均匀,根本不像曾经患过疫症之人。这位夫人对小女孩这几天的病情描述,明明也是病重之相,为何一夕间孩子便恢复如常,根本不合常理。

那夫人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为小丰擦拭鲜血的样子,“那个男孩,唯一的不同就是那个男孩的血滴到了今天的药里。现下时节,药品稀薄珍贵,我便还是喂给了铭儿。”她还在回忆着小男孩的样子,不自觉的摇了摇头,否定了自己,“太荒谬了,这一个孩子的血能有什么作用。”

郎中们听了那夫人的话后更加不解,讨论之声四起,究竟是什么让这女孩子恢复如常?

寺内钟鸣,“上苍观我人间苦,怜赐仙人换乐土。”不知何时一道人出现在门口,“上苍好生,更恶消亡,此子便是解药。”道人身着紫袍,背负一玄色长剑,花发冠起,面容普通却又不失仙风。话毕,道士竟消失在了门口,仿佛从未出现过。

众人先是一惊,随后有人呼喊,是仙人来救我们了,我们有救了!

听了道士与夫人的话,便有医者提出前朝曾有以人血为引除疾的方法,此等无解之局,如此方法也当一试。

很快寺庙中的奇闻便传开了,枯木逢源,这座城在濒死的绝境中看到了希望。

小丰被士兵带到了寺庙的藏经阁内,整个寺庙如今也只有这里没有病人了。

走入阁内小丰见一身着绯色官服的人站在从书之间。

此时的小丰内心并无波澜,他从未见过官员,更不懂规矩,在江湖长大的孩子,又何须被庙堂束缚。

“大人,人带到了。”士兵将小丰引入阁内。

袁崇民转过身,走到小丰身边,“你就是那个可以救念江城的孩子啊。”他好似恍然大悟,又好似如释重负。

还未等小丰作出反应,袁崇民又开口道“念江刺史袁崇民求您救我百姓,我愿倾我之性命换我城中黎民。”袁崇民跪于阁中向小丰行了一礼。

小丰还并不知其中缘由更不曾见过这种情形,他他只好连忙伸手将这刺史扶起身来。

“孩子,还记不记得你给一位夫人送药时,自己的血滴到了那药碗中,正是那碗药救了一位将死的病人啊。更有仙人现身解惑,说你便是这场瘟疫的解药啊。所以我替我这一城的百姓请您施以援手,救救这城啊。”说完他双膝跪地,深深的跪于地上。

小丰听完袁崇民的话后愣在了那里。

此刻他们都静静的立在原地,诺大的藏经阁在经历了刚刚片刻的谈话,又一次陷入了百年的沉默。

“为什么是我啊,为什么会是我。”小丰的两句话敲碎了这场寂静。

“请你起来吧,我愿意。”

为什么是他的血可以医这瘟疫,为什么到现在他才知道,如果可以早一点,他就不会失去唯一的亲人,他便不会再次孤身一人。

从此这世上华灯万盏,不再有一盏为他而亮。

悔恨与无奈充斥着他的心,但是他依然愿意,因为他知道,他的张娘希望。

后来的他终于明白,神之责,唯不为己。

“我袁某人替念江城所有百姓,谢您救命之恩。”

孩子的鲜血滴入大地色的汤药中,顿时与之融为一体。也正如这个孩子,善良鲜活,为了这座城无惧无畏。

黑夜被鲜红的黎明驱赶,死寂的城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