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几分敬佩之情,虽说此男子样貌丑陋,可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将屋子打扫得如此干净得体,足见其本人品性不错,绝不是个自轻自贱的人。
阿瑶坐在了小板凳上,男子端了粥与她坐在一起用饭,吃完后没等阿瑶动手,男子便将碗收了回去一道拿去河边洗刷,阿瑶本想帮忙做点什么,可男子根本不给他留任何表现的机会,只能悻悻得回去了。
阿瑶的母亲在世时,一直教她不可沾人便宜,母亲去世后,她也一直秉持着这个原则,吃过了烧伤男子的饭,她赶紧将自己采摘的蔬果送了去,一来二去二人也算是熟识了。寨子里的人简单,男子不会说话,他们也干脆不去追问他的名字,倒是哑巴哑巴得叫惯了,阿瑶刚开始每次听到旁人叫他哑巴总是忍不住辩驳几句,可是当被问道不叫哑巴,那男子的名字是什么时,她也无法回答,毕竟二人相处的过程中,虽然她也试着问了几次,可男子并没有回应过,日子久了她也就不再问了,倒是男子从不介意别人叫他哑巴,每次都是礼貌得微笑回应,既然正主对此都没有意见,她也不好再说什么,最后只能同寨子中的少年们一起称呼男子为哑叔。
自从哑叔住进了寨子里,日子照和往常一样平淡得过着,或许阿瑶和哑叔不似寨子里的其他人还有家人一起生活,他们两个只有自己的人倒是渐渐亲近了起来,阿瑶总喜欢将寨子里的事情讲给他听,他听了阿瑶的唠叨,有时只是笑笑不说话,有时也用手比画着教她如何处理,渐渐阿瑶竟然学会了哑叔的手语,二人越来越有默契,阿瑶干脆充当起了哑叔和他人沟通的桥梁,哑叔也渐渐融入了寨子里的生活。
兰姒去世时,阿瑶仅有九岁,虽然她生前也教导过阿瑶识字,可当时的兰姒更多的是教导阿瑶如何生存,倒是误了她识字知书的本领,如今的阿瑶能认识的字确实有限。
哑叔虽说看起来粗俗落魄,但他却与寨子中的大多数只求谋生的人不同,他的家中常常有货郎专程为他带来的书籍和信笺,阿瑶起先只是好奇这些书本上到底有什么,但从不敢翻阅来看,哑叔发现阿瑶认字不多后,便主动提出了要教她识字读书,阿瑶本是开心的,可也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这展开的书籍中,她也仅能识得三五个字,有时全靠猜测,哑叔倒是个极好的老师,从不会嘲笑她的笨拙,学习的过程总还是快乐的。
渐渐的,阿瑶已经能认出大部分一册书中的大部分字,可是她写字的水平着实不高,哑叔抓着她的手写出的字和她自己描摹出的字迹简直是天壤之别,就像大多数不喜欢学习的孩子一样,阿瑶总把这些原因归咎于笔不够好,笔锋不够有弹性。哑叔面对她的强词夺理也懒得纠正,干脆托货郎带来了九黎城中最好的狼毫笔,希望她能一展身手,可惜她的字迹仍是那般的鬼见愁。
但是俗话说,人只要对自己没有要求,别人说破也只是说说而已,根本影响不了什么,阿瑶对自己如今的知识水平已是非常满意的。哑叔倒是写到一手好字,可偏偏只能煮出白粥果腹,阿瑶总算是有了用武之地,拿出了自己多年的好手艺烹饪美食,二人凑在一起,也算是取长补短乐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