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刚才的那位老人,萧飞也是忍不住吐槽,这也就是儿女们孝顺的,不然的话,就冲着不忌口的坏习惯,上了年岁之后可就有的罪受了。
“嗐!越是上了岁数,越是不听劝,到了这个年纪,有今天没明天的,要是连吃上都委屈着自己,还不如早早的走了呢!”
嘿!这老头儿,是当大夫该说的话吗?
“您倒是看得通透!”
白主任笑了,抬眼看向了萧飞手上拿着的书,线装版的《黄帝内经》,一看就知道不是公司下发的东西。
“小萧!有研究!?”
萧飞拿起《黄帝内经》示意了一下,道:“从小就看了无数遍,咱们这里预备的版本有些错漏,就从家里拿了一册。”
《黄帝内经》这本书,萧飞也是从小就背过的,不过,这种医家宝典,即便是从头到尾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也不能说就当真掌握了。
一本医书能流传几千年,真要是能那么容易就读懂了,还能融汇观众,用以治病救人,还称的起“宝”这个字?
多少杏林圣手,即便是研究了一辈子,也只敢说懂了些许皮毛,更何况是萧飞。
“现在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当真不多了。”
这话萧飞都没法接,现实情况而已,说什么都是白扯,西医势大,中医没落,谁也改变不了。
白主任的哀叹,也不过是在叹息现在立志于学医的年轻人都去拜西洋祖宗了,中医这种土生土长,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化精粹,反倒是没多少人愿意搭理。
真的只是年轻人瞧不上中医?
其实也不尽然,中医自身的问题也很大。
以前的中医有三宝,一根针,一柱艾,一碗药,三者配合,可以做到立起沉疴、妙手回春。
比如刚才的痛风患者,萧飞三法结合,就让病人差不多已经恢复正常,除了嘴巴稍稍有点歪,脸还有点斜之外,已经和正常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眼睛能闭上,嘴能说话,能正常吃饭,还不流口水了,这就是效果。
可是随着社会发展,西医的全面覆盖,救命的一根针基本上没多少人会了,艾灸也变成了保健疗法。
剩下的一碗药,也被药典阉割了一次,中医自己也被搞怕了,用药剂量尽可能的小,也成了大家口中的慢郎中。
甚至现在有些地方,有些医院,有些大夫,居然搞起了治未病这么个项目,这是彻底要把中医拖进保健医学里面啊。
什么是未病?
就是未来发生的病。
别看找了很多理论,什么“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之类的依据,其实说白了,就是因为你不能治疗现有的病症,只能做保健医疗,替人调养身体而已。
别说治未病伟大高尚什么的,如果真那么高尚伟大,为什么已经覆盖全国,占了头把交椅的西医从来没喊着治未病?
所以治未病,只是一帮丢了看家手艺的丧家之犬,自欺欺人喊得口号罢了。
白主任发了一通牢骚,起身走了,紧跟着又有患者过来,萧飞调整好心情,继续投身于治病救人的伟大事业当中。
赶在中午之前,护士台
(本章未完,请翻页)
那边派完了20个号,萧飞在送走了今天的最后一位患者之后,也换衣服,收拾东西走人。
这两天随着萧飞的名气渐渐的大了,有不少患者是专门冲着他来的,可就是因为来的晚,连号都抢不到。
也不是没有人反应情况,对此,乐演达亲自出面给了解释,只是说萧飞的年纪还小,正在准备高考,每天只能上午坐堂,下午还要去准备考试。
这理由给出来,果然没有人再说什么了,不管怎么着,也不能耽误人家孩子上学。
离开同仁堂,萧飞先去市场买了中午要用的菜,这才开车回家,刚到胡同口,就瞧见路边停着一辆保时捷。
能住在这地方的,谁家都不困难,可是开得起保时捷的毕竟还是极少数。
拎着菜篮子进门,刚跨过垂花门,就听到正房屋里传出一阵说笑声,其中有个声音听着陌生。
“小飞,回来啦!”
萧佳洁正好出来,看到萧飞,回头又朝着屋里喊了一声。
“讯哥儿,你的小男神到了!”
小男神?
这是什么称呼?
萧佳洁的话音刚落,从屋里就走出来一个···女人!
身量不高,模样非常干净,尤其是那双灵动的大眼睛,让人看着就不由得被吸引。
“周······”
萧飞认得对方,周迅,融信达的演员,之前曾见过一次,还互相留了电话号码,只是那次见过之后,俩人也没联系过。
该怎么称呼?
萧飞还真的犯了难,因为周讯管萧佳洁叫“姐”,要是这么论的话,他也得管周讯叫“姑”,可是这个称呼,还真有点儿叫不出口。
“周什么啊?就记住我一姓啊!?”
周讯倒是不见外,笑呵呵的说着,声音带着点儿沙哑,是常年吸烟的结果。
萧飞一直不明白人为什么要抽烟,抽烟到底有什么可美的。
男人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