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其他类型>大楚斩妖人> 第37章 谢东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谢东亭(2 / 2)

到什么,对杨毅清说道:“老夫上午入城时听到一番话,就跟你这亲眼看到有关。”

杨毅清颔首,说道:“老师请讲。”

“倒没什么。只是令老夫想到我等儒生有时候看事看物,都太主观了。”老者摇摇头,不知道该如何说上午的事,便直接跳过去了。

“学生谨记老师教诲。”杨毅清虽然没想明白老师为什么说这话,但想来是教自己的,便不去深究为什么,将老者的话记下便是。

老者看向杨毅清,也是一头雾水。

我教你了么?

不过学生时刻保持这种好学、恭谨的态度,他很满意。

“谨宁啊!你入镇妖司,求得应该不是名吧?”老者询问时,看着杨毅清的目光中带着些忧虑。

“学生入镇妖司是为求道修心!”

老者听到想要的答案,眼中的忧虑并未褪去,又对面前的弟子说道:“修心之道虽为上乘,但镇妖司杀伐之地,不要乱了心境啊!”

“弟子谨记。”杨毅清低头受教。

老者见杨毅清与自己当年离开时并无分别,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此番回来前听说弟子已入镇妖司多年,他的心里是担忧的。

儒家修行不同旁门,道释武三门修行大多只能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走上高品。

但儒家不同,儒家修行虽然方法相似,但却有三个方向可以选择。

上者修心,在修行路上若修心有成,甚至可以一步入三品,甚至之上都有可能。

但此道极难,很多人蹉跎一生都摸不到一个门槛。

中者入朝,求功名,借国运上升。有了功名官位,就相当于身负一部分国运,也就肩负了万千生民的命运。

以此路线虽然相较修心一途较为简单,但身处朝堂此生再难入二品君子之境。

且肩负万民,若是有违初心,恐怕最后难得善终。

下等便是求名,这一条跟入朝相似,但是直接取名不借国运。好处是若成千秋不灭之名,可助儒者修心之途登临决定。但坏处是,名声能成就你,就能毁灭你。

往往儒者获取这名声所得之利,最后被名声所害,落得万劫不复的境地。

当老者知道杨毅清没有继续参加科举,而是进了镇妖司,他便担心杨毅清放弃了功名之路,但又担心他是想借镇妖司走求名之路。

镇妖司杀伐之地,所得之名必定有恶名的成分在,将来反噬,后果不堪设想。

听到杨毅清仍走的是修行的路,他又担心杨毅清在杀伐之地待久了,所修得的是一颗带着杀念的儒者之心。

幸运的是,杨毅清还是当年那个自己熟知的孩子,心中的担忧也褪去了不少。

“走,陪为师出去走走。”老者对杨毅清说道。

杨毅清跟随其后,当两人打开门时。

只见庭院内,少女不住的干呕,少年则在一旁强忍着不笑的画面。

“陈起,芊芊这是怎么了?”杨毅清看着卢芊芊不停干呕,眉头皱起。

“不晓得。”

陈起说话时,目光移到杨毅清身边的老者身上。

见老者穿着一丝不苟,而且给他的感觉与沈直相似,又是杨毅清的老师。心中猜测这定是一位在安南颇有名望的大儒,便学着儒生的模样朝老者拱手作揖。

老者则是一眼认出了面前这青衣少年,不就是上午在桥上骂翻了一个儒生的那个么!

顿时来了兴趣,笑着回礼,同时开口问道:“老夫谢谦,小友可是上午剖腹救人的青衣?”

陈起摇头,赶忙道:“不是,是剖别人的腹,救人!”

老者一愣,旋即哈哈笑道:“是老夫言语不谨慎了。”

“芊芊,见过谢东亭。”另一边忍住干呕的卢芊芊走近了些,在老者面前行礼说道。

谢东亭?状元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