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峰如一条游蛇般在纸上蜿蜒游走,接着旋转笔峰、收笔,更是苍劲有力,一气呵成。
白九看着自己写的第三个字,愣了一下,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好像突然就顿悟了,看那字也写得比第一个字强多了,甚至都要赶上他师傅的字了。
他写得越来越好,每一个字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飞速地进步着,这也让他越发地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而此时姚小安已在院外的石槐树下荡了好一会儿秋千了,她好似有些玩乏味了,便停了下来,一脸安逸地欣赏着眼前的一切。
当她看向这座已有些年头的古老小院时,突然想起了初来此地时的场景。
那时她站在山头向下俯视,发现这谷水河畔幽静秀美,而河边这棵开满了黄白色花朵的大豆槐树格外显眼,于是便决定在这树旁建一座小院安居下来。
那时候她的灵力还很低微,施法也只能勉强从山上运一些木材过来,所以最后还是得去莫阳城里请些工匠来帮自己修建院子...
“那个炼丹炉要怎么修好?”七夜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姚小安的身旁,一本正经地问道。
姚小安先是愣了一会儿,好像这不是她认识的七夜一般,然后将信将疑地调侃道:“怎么,你想修好它?”
“嗯。”
“那个炉子我也不确定能不能修好,但当初做它我可是花了好大力气的,用了好几年才收集齐所需要的那些材料。”
姚小安言语中透露着些许生气,但更多的是遗憾。
“什么材料?”七夜一脸疑惑地继续追问。
看七夜一脸认真的样子,姚小安便站起身来,娓娓道来:“做炼丹炉的原料叫六一神泥,这六一泥乃是用十几种物质合制而成,其中有雄黄水、脂滑石、戎盐、海牡蛎...这么多年了,有些我实在记不清了!”
姚小安见七夜低头不语,好似有些失望,便又开口说:“你真的想知道的话,我那儿还有本书,你要不要看看?”
“嗯。”
说罢,姚小安便领着七夜向院内走去。
一走进院内,便看见白九正在教小宛练字,姚小安脸上不禁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接着她又继续向西厢房内走去。
白九见他们进了自己房间,也并未太在意,因为大家都知道那里是药房,也是书房,免不了进进出出的,于是便又俯身低头下去,继续教小宛写字。
姚小安在书架上找了好一会儿,最后在书架一角拿出一本已有些发黄的书,只见封面上写的书名是《炼丹炉铸造图谱》。
姚小安把书递给七夜,并说道:“呐,就是这本!这上面详细记载了铸造炼丹炉所需的原材料,以及铸造过程。”
七夜随手翻阅了一下书里的内容,只见里面图样清楚且繁复,注释也极其细致且冗长,一下子肯定看不明白,于是便准备拿回房里去研究。
“这书借我看两日。”
姚小安立马慷慨地说:“你想看几日都成!这里的书你们尽管随便看!”
七夜听罢便转身向屋外走去,准备回房里研读起来。
当他经过院中的石桌旁时,无意间瞥见了桌上摆着的几张白纸,他发现那纸上的字竟写得如此的好!
虽然七夜自己并不精通书法,可他也看得出那字写得确实不凡,驻足观望了一下,他便继续快步向炼丹房里走去。
而姚小安此时也从西厢房里出来了,她正朝小宛和白九这边走来,准备看一下二人练得怎么样了。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便震惊到了,只见白九已经练了厚厚一沓纸,而最上面那几张纸上的字行云流水、矫如惊龙、雄浑苍劲而又刚中带柔。
“你...这进步也太飞速了吧!你可真是深藏不露呀!”姚小安满脸震惊地看着那些字,一脸不可置信地说道。
接着她缓缓拿起那张写得最好的,细细地欣赏起来,心里有些羞愧地暗暗想着:“我练了这么多年,居然都不及他三分!”
她拿着白九的书法爱不释手,感觉上面本来很普通的文字,却开始变得熠熠生辉起来了。
而纸上写着的是白九临摹的一首诗,也是姚小安作的一首小诗:
谷水不知倦,只把青山远。
河畔有小院,长盼月满圆。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可能是太入迷了吧。”白九低声地回答,他自己心中也仍是疑惑不已。
白九见姚小安拿着自己写的字舍不得放下,便反过来安慰她:“师傅的诗才是真的好呢!”
“那你倒是说说看,哪里好?”姚小安心里自是对白九刮目相看,但同时也一点点嫉妒和失落,便不依不饶的追问。
“你看这第一句就很妙呀,把谷水比作人一样,不知道疲倦,只想远离青山。”白九一本正经地解说着。
姚小安听见白九夸她的诗写得好,还解说得有模有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