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在二十八节主课,六节早自习,五节晚自习和两天的考试中飞快地度过了。
周五、周六学校里有自己的模考,两天昏天黑地过后,等到周六放学时间,同学们各个都是漫卷诗书喜欲狂。
书本漫天飞舞,此起彼伏,并伴着阵阵的同样此起彼伏的“回家喽!”
宋同学振臂一呼道: “此时此刻,我要吟诗一首: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回家。’”
于小洋家离得远,不想来回折腾,一两个月才回去一次。
不过他心态很好,望着那些能回家的同学依旧笑眯眯的,说: “你们真好,我只能‘即从教室穿食堂,便下宿舍向操场。’”
枝橙的同桌王晋瑶怜悯地对他笑笑: “好孩子,还挺押韵的。”
像于小洋这种情况的人不在少数。除了个别家离得很近也不愿回的,大部分还是都回家去了。
所以,校园门口,每周六下午都是一景。
有些开车来接的,有些骑自行车走的,一团一簇,好不热闹。
枝橙想起停了一周的自行车。
一周都没去看它一眼,没办法,太忙了。
上次上面落了一层灰,临时拿脚套擦的,今天总算想着带湿纸巾了。
学生车棚挨着老师们的停车场。
枝橙推着车子出来的时候,前面不知是哪个班的三五人正扭头瞅着她。
果然,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挨着金子自己也会发光吧。
枝橙觉得这几天总有人在看自己。突然成了一个显眼儿的人,浑身不自在。
不过也许不是这个原因。枝橙觉得一定是自己想多了。
跟他站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能有多少分钟?哪能啊,消息发得比面发得都快,一定是想多了。
况且,大家只是说了几句话而已,有什么可传的。跟看你们家爱豆似的,拿放大镜看着,望远镜护着。
天黑得越来越早了,学校不在闹市区,周围有一种萧索的冷静。
唯独此时的校门口喧闹腾腾的,车有车声,人有人声,不是此起彼伏,而是共鸣着。
校门前的公路很宽,中间还有绿化隔离带。
一路之隔的北面是本地一所著名的大学。
大学门口自然地形成了一条小食街,这个点正烟火升腾着。
枝橙骑在车上,车把还在左右微晃着,不着急,慢慢骑吧,欣赏欣赏风景,思考思考人生。
这次作文写了一个有关理想的话题,老生常谈反而不大好谈,很难有新意。
关于理想,同学们普遍比较模糊。
大家清楚的只是前面那个必须要跨过去的坎儿。
还是叫龙门吧,鲤鱼跃龙门多好听,又吉利。
跃了龙门之后干什么呢?
那就是理想了,可望而不可及,可遇而不可求。
是不是挺悲观的,算了,承认吧,谁还没个理想。
但是,若非要现在把理想具体化,也是强人所难。
身后超过去的同学,一批又一批。
她听到有很大的摩托引擎的声响渐渐靠近,并在超过自己几个车位后的前方慢了下来。
她对摩托车没有研究,看不懂好坏,只是觉得银白色,大大方方的,漂亮,够酷。
车上的人穿戴得太严实,戴了头盔、风镜、脖套,护膝护肘,认不出是谁,跟车一样,够酷。
那人后背有个同样风格的黑书包。
背着书包的,有可能是学生,可是学生不让骑摩托啊。
应该还是老师,某个体育老师吧,或是新来的追逐新潮的老师,就像高一时的地理柴老师,还真像个赛车手。
在同学们指指点点的啧啧声中,摩托一声轰鸣,很快便也不见了踪影。
算了,还是想想理想。
枝橙突然觉得刚才过去的摩托手像是他。
他的理想又是什么呢?
她第一次竟然想管点闲事了,也许只是出于好奇心吧。
回到家后,有着十年做饭经验的枝橙,一顿热火朝天地忙活,做了一菜一汤,都是可着冰箱里的存货做的。
还有一只冰冻的烤鸭也让她拿了出来,塞到微波炉里一转。
自己做饭,麻烦,但就是香。
枝橙吃得很满足。
手机闪了闪。
妈咪对话框: 橙橙,现在方便吗,我跟你视频。
宝贝对话框: 可以。
也就两秒钟,乐声响起,又一秒钟后便切入视频。
“橙橙,你到家了?吃饭了没?”
枝橙正在收拾桌子,一只手端着盘子: “到了一会儿了,刚吃完饭。”
“哎,你看妈妈在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