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御驾而变得冷冷清清,瞬间失去了观看的兴致。
承瑞则不一样,他生下来便在宫里,宫外的景象从未见过,所以觉得外面的东西格外新鲜。
他指着五颜六色的风筝,小嘴直嚷嚷:“要……要……”脑袋使劲儿地往窗外伸。
玄烨见状,吩咐梁九功去买一个过来。
拿到风筝的承瑞瞬间满足,安静地坐在御辇上玩起了新物件。
路途无聊,毓宁怕承瑞不耐烦,提前准备许多的新玩具,等他玩腻了,御驾也到了京郊一处庄子上。
这里是齐佳氏曾经买下的庄子,土地荒凉、人烟稀少,却响应朝廷政策种满了玉米、土豆和番薯。
玄烨和毓宁下了御辇,便看到马佳·盖山和齐佳氏等在门口。
“奴才给皇上、荣嫔娘娘、慧嫔娘娘、兆佳庶妃请安。”两人一齐上前行礼。
“免礼。”玄烨摆手,“咱们先进去吧。”说着率先抬脚。
马佳·盖山紧随在旁,一边领路一边介绍庄子里农作物的情况。
玄烨听得认真,偶尔还提问两句。
毓宁位置稍稍落后,抱着承瑞和齐佳氏说着悄悄话。
“小阿哥都这么大了。”齐佳氏近乎贪婪地看着养得肉乎乎的承瑞,“你将他养得很好。”看着就精神。
毓宁笑笑,把承瑞放到额娘怀里。
齐佳氏吓坏了,连忙拒绝,“这可使不得。”皇上还在呢,可不能这般明目张胆。
“额娘,没事的。”毓宁对玄烨的性情十分了解,知道他并不会在意这种无伤大雅的小事。
“小阿哥还挺有重量。”齐佳氏听她这么一说,便放下心来,双手紧紧搂住外孙。
毓宁看她一脸疼爱样子,玩笑道:“幸好没重过头,若不然额娘怕是抱不起来。”
齐佳氏嗔了她一眼,“净胡说,”手臂用力把孩子往上提了提,“孩子还是重些好,重些结实。”
两人说着说着便走到了新修好的院落前,雅致简朴,院子后边不远处还有长长一排小屋子,看着整洁又干净。
“那边是干什么的?”玄烨指着那边的屋子问道。
盖山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回道:“那里是仓库和佃农住的屋子。”
玄烨了然颔首。
“玉米什么时候收?”玄烨看着不远处的绿色农作物,开口问道。
盖山毕恭毕敬道:“这几天都可以。”
玄烨看了眼有些暗淡的天色,道:“那就明天开始收吧。”
“是。”
翌日一早,玄烨早早起床。
毓宁对这个也很关注,察觉玄烨起床之后,便也跟着起来了,只剩承瑞在床上睡得跟小猪似的。
两人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一出门便看到佃农拘谨地等候在玉米地旁。
马佳·盖山和齐佳氏也在。
玄烨一到,便挥手让佃农们自行忙活,又转头吩咐身边的侍卫去附近的农户家里调查玉米产量。
看他们忙得热火朝天,玄烨甚至想要主动上前掰玉米,盖山连忙拦住,“主子千金之体,可不能干这个。”
玄烨皱眉反驳,“农事乃国之根本,百姓能做,朕又有何不可。”
毓宁上前劝道:“天气炎热难忍,我们也是担心您的龙体。”说着又转了一圈打了个圆场,“不过皇上此举亦是为天下臣民做表率,阿玛您就别拦着了。”
闻言,马佳·盖山低头应是。
佃农们的速度非常快,十来亩的玉米,一天便收完了。
老实说,产量不算特别差,但也不算特别好,粗略算了一下,亩产仅两百斤,附近农户的更少,亩产只有一百八十多斤。
玄烨多此不大满意,“还是少了些。”
毓宁安慰道:“皇上,这个产量已经算不错了。”正常亩产量基本上只有一百三四十斤左右,若不是庄子上的佃农将种朝廷下发的植技巧及沤肥等全都用上,产量也不会每亩多个几十斤。
“您想想,这玉米全身上下都能用,总归不会浪费。”
还有红薯和土豆,也是可利用率非常高,而且再贫瘠的土地都能种,十分适合推广。
玄烨长叹一声,“培育良种势在必行。”耕地面积始终有限,等到天下一统,大清再无战乱,人口增长是必然趋势,提升粮食产量便是重中之重。
“朕要建个丰泽园,专门种植农桑作物,并在内建立一个良种培育试验田,争取早日培育出高产农作物、稻田。”叹完气,玄烨一改颓势,意气风发的说道。
如今牛痘有了,天花再也不用惧怕,玉米红薯等农作物也推广得差不多了,他就不信,培育不出高产良种。
“马佳·盖山,丰泽园建好后,便由你全权负责培育良种一事。”
盖山上前领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