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0(2 / 3)

戏班子里混过,最会演戏,保证少夫人看不出端倪。”

“嗯。”宋玉光轻应。

片刻后,他打开卷宗,圈出几处紧要处。

随即合上,交给长风:“设法呈到御前,只别用我们的人。”

长风立时正色,领命而去。

梁家虽是商户,在云城却是数得上名号的大户人家。

不止旁支傍着梁仁过活,连地方官府对梁仁也客气,毕竟他会挣钱,不光交的税银多,每逢灾年,捐款捐物也不含糊。

梁仁认回失散的女儿,说是办场家宴,云城有头有脸的人却来了大半,将偌大的宅院挤得热热闹闹,都想看他女儿冷凤箫长什么模样。

“大官人夫妇生得都好,女儿定然也是貌若天仙,听说已满十七岁,正是谈婚论嫁的时候,与我侄儿年岁正相当,我得赶紧跟晴娘说说去。”一位妇人品着果子酒,微醺道。

“灌了几口黄汤就敢乱点鸳鸯谱,也不看看你侄子什么德行。将近三十的人了,还一心扑在科考上,若能考中也罢,偏偏考了多少回连个举人也没中,你以为梁大官人能答应?”另一位妇人磕着瓜子,笑着淬她。

都是知根知底的人,什么都敢说。

另一位妇人道:“我家小子也正是说亲的时候,他眼光高,冷姑娘兴许能入他的眼。只是,也不着急,大官人说的好听,说是认回失散的亲生骨肉,可那姑娘为何姓冷,不姓梁呢?”

“对啊,我记得他们二人成亲,都是晴娘来云城半年后的事了。”认识这么多年,她们也是才知道晴娘姓冷。

几人七嘴八舌,把当年的事翻出来嚼吧嚼吧,觉得还是先见见冷凤箫的人再说。

若是样貌好,梁仁又肯为她备上一份丰厚的嫁妆,管她是不是梁家亲生骨肉?

倒是梁家一位旁支的妇人,口气有些酸:“我看多半是晴娘早年跟别的男人生的,她生得那祸水模样,来历不明,不清不白的,还能把梁仁哄得五迷三道,娶她做了正头夫人,她哄男人的本事多着呢。”

晴娘为人和善,从未与人红过脸。

且认得这妇人的都记得,当年梁仁说亲的时候,她为了让胞妹嫁给梁仁,搅和了人家多少好事。

听到她这般说,没人应和。

梁家请了戏班子,正赶上开锣。

妇人们便攥着帕子,顺势起身去园子里听戏。

亭台墺馆,衣香鬓影。

戚凤箫没去,她已与阿娘相认,名字改做冷凤箫也是她自己的主意。

上天垂怜,阿娘还活着,她便不再去想报仇的事,只想陪在阿娘身边,不再与广安伯府有丝毫牵扯。

跟阿娘姓,也是她在向过去的自己道别。

有些人,有些事,或许现下难忘,但她总要往前走。

半个月过去,不日便是除夕。

宋玉光带戚凤笙回府,转眼已有这么久了。

来到梁家,她没与人说起忠勇侯府的事。

山高水远,她想打听宋玉光的事,也无从打听。

只是,没听说他还朝,便说明他的眼睛还没好,对不对?

他是不是已经接受了戚凤笙,丝毫没有怀疑?

“箫箫,在想什么?”冷氏抚了抚她发丝,温柔轻唤。

冷凤箫骤然从纷纷扰扰的思绪中回神,抬眸望向冷氏。

她的眉眼确实与阿娘生得极像,只是阿娘气质更温柔些,似娇花照水。

难怪在那山坡下,修筠第一眼就说她与阿娘生得像。

初见阿娘时,阿娘眼中的震惊,她至今记得。

冷凤箫也惊诧,且心口莫名的动容让她第一次感受到母女连心。

幼年、少时耿耿于怀的问题,也终于有了答案。

阿娘不是抛下她,不要她,只是遇到变故,失忆了。

待阿娘看到余嬷嬷,看到余嬷嬷拿出阿娘幼时便戴在身上的蓝玉璎珞,阿娘一时情绪激荡,竟晕了过去。

昏睡半日,请郎中来施了针,再醒来时,阿娘的眼神便起了变化,她想起来了。

过去的一切,她都想起来了。

守在阿娘床边时,冷凤箫又紧张,又感激,她怕眼前的一切都是梦境,又感激上天,让她娘这些年过得还不错,并未让她娘被卖到什么不好的地方去。

阿娘醒来,关心过她之后,与梁叔叔在房中独处半日才出来。

出来时,阿娘眼圈红红,只说梁叔叔想办一场认亲宴,往后她便是梁叔叔的女儿,问她愿不愿意。

一段时日的相处,冷凤箫已能看出梁仁的人品。

且梁仁待阿娘坚贞不二,即便知晓阿娘的过去,也未有丝毫动摇,她怎会不愿?

是以,便有了眼前这场认亲宴。

“没什么,阿娘要不要去外头听戏?”冷凤箫挽住冷氏手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