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朝她俯身时,王昭如当年一般,拔下簪子,准备故技重施。
可他已不是当年略显青涩的太子,而是能游刃有余平衡前朝和后宫的皇帝。
她刚拔下簪子,便被他看穿伎俩,紧紧握住她手腕,将她手中发簪甩开。
秋狩尚未结束,忠勇侯夫妇却提前回京。
皇帝对外说,侯夫人不小心受伤,侯爷带她回去医治。
可不知怎的,围场仍是起了流言,当年王氏险些成为太子妃的旧事也被翻出来。
此后月余,王昭皆是精神恍惚,很怕男子靠近。
得知有孕后,更是痛不欲生。
忠勇侯也自责:“昭昭,对不起,是我没能保护好你。”
王昭这才发现,她陷入痛苦的月余,有人陪着她一起痛。
孩子生下来,虎头虎脑,忠勇侯为他起名玉光,表字璋华。
“昭昭,他是我们的儿子,会是世间最光彩的儿郎。”忠勇侯宽慰她,视宋玉光为己出。
皇帝不死心,每逢她入宫,都会被逼问。
“皇上再问百遍千遍,臣妇的答案都是一样,玉光乃我与侯爷的骨肉。”王昭凌然应。
后来,她便找各种借口,不再入宫,也甚少参加各府宴请。
听说宫里新进的一批秀女中,有一位晋升极快,不足一年,便位及贵妃,还赐封号“宸”,足尖皇帝对其宠爱有加。
王昭没见过宸贵妃,更不知,宸贵妃还被皇帝起了一个小名,唤作“昭昭”。
见到宸贵妃的第一眼,皇后便知,此女会是本届秀女中最出息的一个。
原因无他,宸贵妃生得很像一个人,即便神韵有所不同,却也有七分像。
灯下观之,足以望梅止渴。
宸贵妃表面只是个没脑子的宠妃,日日陪伴皇帝,想方设法固宠,实则她暗地没少打听。
加上皇后不着痕迹透露给她的,她也拼凑出七七八八。
宸贵妃知道,自己一身荣宠,皆因另一个女人。
就连皇帝最喜欢唤的小名,也是那个女人的名字。
可是,有什么关系,只要皇帝一日得不到,便会一日待她如珠如宝。
七皇子想争皇位的时候,宸贵妃也曾动摇,毕竟,她的儿子应是最得帝心的一位。
直到那一日,忠勇侯夫人王昭从御殿离开,孙公公亲自送她出宫,以对旁人再没有过的恭敬姿态。
宸贵妃看清王昭面容,藏在朱红立柱后,望着她一步步走远,才明白,皇帝心中最重要的人是谁。
“皇儿不必白费力气了。”宸贵妃对七皇子道,“早些收手,做个富贵贤王也不错的。”
果不其然,最后登上皇位的,是王昭的儿子。
皇帝成了太上皇,老忠勇侯也已故去,宸贵妃在宫里做太妃,她以为太上皇会带王昭去行宫。
没想到,王昭留在宫里做了太后,寝屋里供着忠勇侯的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