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失去了方向感,根本不知道他们要往哪走。
“难不成咱是要去应天府?”
一名大儒这时开口问道。
一旁的另一名大儒想了想。
仔细分析了一番,道:“这群人都是要造反的反贼。”
“反贼渡船,能去哪?”
“只有两个地方,要么,是敌占区,要么,就是去应天府,直指皇权!”
“可敌占区?”
“咱活了这么多年,也没听说过谁造反成功建立了政权啊?”
“大明朝如今,不就只有一个大明朝吗?”
“他们能带咱去哪?莫非……真的是应天府?”
“估计就是应天府!”
“等到了应天府之后,这群人估计就得给咱们发武器,然后让咱们冲在前面当炮灰。”
“等消耗了官兵的火药之后,咱们也死的差不多了,这群反贼在上!”
听到这,周围的人都是大眼瞪小眼!
“什么?!咱要去当炮灰?”
“呜呜呜……这可不成啊!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
“哦,我还单身。”
“什么?看你这样,应该四十有余了吧?怎么还单着呢?你不怕老了没人给养老啊?”
“害!要是能讨到老婆,谁愿意单着啊!”
“看你斯斯文文的,也是个文人,怎么会讨不到老婆呢?”
“别说了!”
这人,是一家私塾的教书先生。
“还是年轻时候不懂事儿啊!”
“跟倔驴一样,一股脑的就想高中,天天在家蹲着闷头读书,读书破万卷了,可没回科举,都中不上。”
“这时间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我还是这样,家里为了供我读书,也都倾家荡产了。”
“人到中年,看事情的眼光终于现实一些了。”
“无奈之下,我便找了家私塾,当个教书先生,赚点微搏的薪水,养着老母亲。”
“光是养活我们娘俩都是问题,别说在多个媳妇了。”
听到这,大儒皱了皱眉:“那你爹呢?”
“让我气死了。”
“……”
“那二位呢?看二位的样子,应该也是读书人吧?”
“哦,老夫,名曰李千玺,乃是杭州本地户,曾在翰林院任职。”
“那你呢?”教书先生又问:“听你这口音,应该不是咱杭州本地人吧?”
另一名大儒拱手道:“没错,老夫名曰罗贯中,乃太原人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