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眼的是一座看上去有些年头的两层小楼,墙面上满是岁月风蚀的痕迹,一半是红砖搭建的。里面透着微弱的橘黄色灯光,廊下挂着一些风干的辣椒和玉米,院子两侧的空地上见缝插针的种着一些果树和蔬菜,在细雨中枝叶摇晃。
“奶奶。”女孩走到门口大声的往里面喊道。
一位老妇人应声从里屋慢慢的踱步出来,皮肤有些暗黄黝黑,黑色的外衣上套着一件格子围裙,脸上因生活布满了沟壑般的皱纹,深陷的眼睛浑浊无神看着前方。
“奶奶,是老师送我回来的。”女孩放下书包,跑到她的身边。
余老太太的围裙有些大,被风吹的抖动。
姜云霭轻声说道:“没事的,那我们就先走了。”
“是悦悦的老师嘛?”余老太太连忙叫住她,是地道的南城口音。
“是,阿婆好。”姜云霭听到余老太太叫她,便恭敬的问候着。
“老师好,进来喝点水吧,家里也没有什么可以招待的,老师不要介意。”余老太太的声音有些沙哑但是听上去让她觉得很亲切。
姜云霭有点为难,又怕麻烦余老太太,又见到女孩的神情有点期盼和紧张,害怕伤害到她,遂看向叶时雨。
叶时雨点点头,大声的回应着:“好,谢谢阿婆。”
名叫悦悦的女孩显然松了一口气,紧张的小脸也松弛下来。
屋子里的陈设并不多,墙壁上挂着一个老旧的圆形钟表,走字缓慢,通往二楼的台阶上还摆放着一些摘下来的丝瓜和青菜,但是打扫的很干净。
“老师,喝点热水,外面天气冷。”余老太太从一个抽屉下,颤巍巍的拿出两个纸杯,往里面放了一点白糖,才从一个红色的热水壶里把水倒进去。
因为年纪大,手有些控制不住的颤抖,把水洒出去了一下,余老太太有些不好意思。
叶时雨拿过水杯喝一口,温和的笑着说道:“谢谢阿婆,水很甜。”
余老太太听完很高兴,表情缓和下来,又慢慢的走去旁边的屋子想给他们拿一些吃的。
“阿婆。”姜云霭想阻止,叶时雨按住她的手,轻轻的摇摇头。
“谢谢老师。”女孩不知何时已经把伞上的雨水仔细的擦了一遍,叠好递给她,小手有些红。
姜云霭接过伞轻声的问道:“你叫悦悦?”
“嗯,我叫余悦,喜悦的悦。”她拿过纸巾,把奶奶刚刚洒出去的水全部擦干,显然习以为常。
“你的名字很好听。”姜云霭真诚的看着她,她的名字有着父母的疼爱。
余悦,愉悦。
女孩听完有些羞涩,低着头说谢谢老师。
余老太太已经从隔壁拿过来了零食,一个正方形的铁盒子里装的满满的。
“老师吃。”余老太太一手握着铁盒一手抓住另一只手,避免手过于颤抖。
“好,谢谢阿婆。”叶时雨接过铁盒放下,说着就上面拿了一袋,又递给姜云霭一包。
“不是什么好东西,老师们不要介意。”余老太太慢慢的坐下来,靠着竹制的小椅子。
“老师,悦悦在学校听话嘛?”
姜云霭微笑的点点头:“老师们都很喜欢余悦同学。”
其实她还没有记下学生们的样子,毕竟才上了一周多的课,有些班都只去过一次。
余老太太欣慰的笑笑:“悦悦在家也很懂事,每天回家就开始写作业,写完了就帮我干活。”
余悦低声的叫了一句奶奶想阻止她继续说下去,脸颊因为她的夸赞变得更加羞红。
“她是个好孩子。”姜云霭看一眼旁边叠的整整齐齐的伞。
“就是她的爸爸妈妈一直在外地工作,一年也不见到两次,只能和我这个老太婆在一起。不瞒老师说,我也没有读过什么书,都靠她自觉。”她沉沉的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还要各位老师多帮帮她。”
“悦悦,快,给老师们加点水,这孩子。”她颤颤巍巍的想站起来加水。
姜云霭站起来阻止了她,安抚着老太太:“阿婆,老师们在学校会对每位学生负责的。”
“好,好,谢谢老师。”余老太太听完,放心了很多,拍了拍孙女的手,又打算起来给她们做饭。
“不用麻烦了,阿婆,家里已经做好饭了,我们就是顺便送余悦同学回来。”
几人之间又推脱了几番,见外面已经快完全黑了,怕不好走路,余老太太只能作罢。
暮色已经是黑沉沉的一片,还好雨已经停了,天边竟然还出现了几颗小星星。
这边村庄发展的并不如白水村好,周边唯一的光亮来自村民的房子。
晚风一阵阵吹来,偶尔还会传来阵阵尖利的犬吠声,让她不禁有些害怕。
“你要不要,抓住我。”叶时雨回头站在原地看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