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离开这里太久了,宫里形势多变,我们小心才是啊……”陆翊突然变严肃,眉头微蹙着。
陈汐辰将头低了下来,微微点了下头。
陆翊用手摸了下她的头,微微俯下身,笑着看着她的脸说:“辰儿最乖了,不要不开心了,翊王哥哥答应你的一定会做到的。等会儿让张婆婆带你去置办一些新衣,我们的小辰儿最可爱了……”
陈汐辰嘟囔了一句:“我已经长大了……”
“好好好,我们的辰儿长大了,那我走了哈。李叔,走吧。”陆翊骑上马,朝陈汐辰点了下头,匆匆离开了。
陈汐辰望着陆翊的背影,心里还是有些堵堵的。
张婆婆把她带上了街,在铺子里,她不停地问道:“丫头,这件喜不喜欢?那件怎么样?”
陈汐辰心不在焉地摇摇头,突然问道:“他为什么那么排斥我进宫呢?张婆婆,我真的真的想要去找到一些线索……”
张婆婆手中的动作顿了顿,像是在思索什么,随后叹了一口气,说道:”丫头,你跟我来。”随后张婆婆将陈汐辰带到了一家茶馆的包厢里,用手握住陈汐辰的手,说道:“丫头,你不要跟殿下置气,殿下他……”
“翊王哥哥怎么了?”
张婆婆像是酝酿了很久,开始说道:“关于殿下小时候的事,殿下一直不让我们告诉你,只是如今你为此与殿下置气,且你也长大了,张婆婆我想了想,你也应该知道这些……殿下也是个苦命的人啊。那年殿下也才十一二岁,宫里动乱颇多……”
张婆婆慢慢地诉说着陆翊少时的事,关于他的母亲如何被害,关于他如何忍辱负重……
陈汐辰听着,眼泪汪汪,手也不停地颤抖着。
她从来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些事,她曾以为她的翊王哥哥只是和父母短暂分离。她的翊王哥哥总是在温暖着她,包容着她,教导着她,安慰着她。而在翊王哥哥面临着困难和为难的时候,她好像总是在添乱。
“丫头,殿下他真的很好,他把他未受到的宠爱加倍给了你,把他受到的规矩和枷锁通通不让你知道,也不让你经历。在府上,他何曾让你做你不爱做的事呢,那些尊卑之道,那些繁文缛节,他又何尝让你遵循了呢?”
陈汐辰早已泣不成声,她究竟在干些什么呢?这就是她所说的长大了吗?
另一边,陆翊入宫后,等待上朝。
大臣们围上前来,看着这个从南蛮之地回来的王爷,有人虚假恭维,有人面露鄙夷。
上朝,只见一个模样俊郎的男子坐上龙椅,他的眼神透着冷漠与疏离。四目相对,陆翊认出了他的皇兄陆景。
在陆翊十六岁时,父皇驾崩,他从终南城赶回来,时正值十八岁的太子陆景登基,在高家的扶持下巩固皇位。虽年纪轻轻,却也算得上是有为,只是近年来其母高太后的家族势力日益壮大,也常受到牵制。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行跪拜礼。
“众位爱卿平身。”
翊王昨日回京,朕深感欣慰。
有大臣说:“翊王,在终南城的这些年,听说终南城治理得道,百姓生活富足,着实辛苦了。”
陆翊回答道:“小王不敢,小王仰仗朝廷雄厚力量,才勉强使一方安定。皇上的功绩,在终南城都被津津乐道。”
“行了,行了,终南城那么一个小地方,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大家还有什么事吗?”陆景说着,脸上却是满满的疏离,陆翊心里不禁一颤。
幼年时,皇兄常和他在一起读书、玩耍,只是后来渐渐长大,陆翊也前往终南城,两人便越来越远了。
“众位爱卿还有何事要奏?”
……
上朝结束后,刘丞相拉住陆翊,说道:“翊王殿下,还请来我府上小叙一番。”
刘丞相算的上是当年唯一一个愿意相信陆翊母亲的清白的人。只可惜势单力薄,无法反抗大族势力的压迫。在陆翊前往终南城前,他特意让李叔照顾好陆翊。
刘府上,刘丞相为陆翊斟茶,说道:“如今你也长这么大了,只是岁月不等人啊。想当年,你娘生下你,转眼就好多年了。”
“我娘?”
“你娘是个好人啊,当初多亏了她揭露科举的作弊现象,我才得以中举啊,否则就那些世家子弟当了道啊……”
“刘丞相,也多谢你当年帮我们……”
“哎……只是没有帮到什么啊,不过如今殿下您已经能够独当一面,老臣心里也很是高兴啊……不过殿下,有些事我不知道该讲不该讲……”刘丞相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无妨,刘丞相请讲。”
刘丞相压低了声音,说道:“如今朝廷根结错乱,高氏赵氏力量雄厚,皇帝也对此心有力而力不足。”
陆翊说道:“高氏是太后的母系力量,赵氏是赵丞相家族的力量,且如今赵嫣为当朝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