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心事重重的?”
坐到兄长身边时,叶瑾舒神色方稍稍放松些许。
校场中所有人的注意都在帝王那处,少有人注意到他们兄妹。
叶瑾舒道:“二哥,从前……我们见过靖平王射箭吗?”
叶琦铭先是摇头,而后又不大确定:“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我……我有似曾相识之感。”
这样的感觉来得古怪,可她确信自己未曾与靖平王有过交集。
靖平王的箭术精妙,独步天下。若是观之,必定难忘。
叶琦铭想了想,道:“你自幼随父母在军中,许是那时见过吧。”他比了比,“你那会儿才这般大,印象不深也正常。”
叶瑾舒沉默一会儿:“小时候的事情,兄长还记得多少?”
叶琦铭长她三岁,知道的事情多些。瑜安归家时已满七岁,一直作男孩打扮,生得玉雪可爱。
“儿时你总是生病,父亲就是为此替你改了名字。”
这些叶瑾舒倒是有点记忆,或许就是断断续续病着,因此忘掉许多事也未可知。
叶琦铭笑道:“幼时体弱多病,也不妨碍我们家妹妹长大后聪慧过人。”
他一打岔,叶瑾舒心头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散去些。
叶琦铭回忆过,想起另一事:“你忘啦?父亲曾在顾府习武,也能一次射出三箭。许是箭术上有相通之处罢。”
孩童记忆不清,张冠李戴并不少见。
他如此一解释,叶瑾舒点点头,渐被说服。
“还有一事,我想同你商议。”叶琦铭正了正神色。
叶瑾舒立时将注意转移,道:“何事?”
叶琦铭的目光看向宁国公府世子赵凌所在的方向:“北齐胶东四府遭遇匪患,齐帝属意临山前往平乱。军中尚缺一位副将。”
“赵世子想要兄长一道请缨前往?”
临山是赵凌的表字,想来这些消息都是他透露给兄长。
“正是。”叶琦铭拿不定主意,“你觉得如何?”
胶东的匪患,萧询既然任用赵凌这样的年轻将领,想必不会太过棘手。
赵凌是他的左右手,剿匪一事不及前线战事凶险,又能在百姓中极快地树立起威望。
叶瑾舒抬眸,萧询这是在为赵凌铺路,助他进一步稳固在朝中武将的地位。
而赵凌邀兄长同去,亦是出于一番好意,想让兄长随他立些功劳。
当然,也是为自己讨匪增添助力。
叶瑾舒分析其中利弊,主将若是赵凌,她会放心兄长一同前去。
自入北齐,兄长常日赋闲在家,心中苦闷她明白。
“胶东离皇都不算远。只看兄长愿不愿意罢。”
叶琦铭犹豫之处正是在此,为北齐效力,他心中仍有顾虑。
妹妹的意思他已明了:“容我再想想。若是随军出征,只怕今岁就不能与你一道过年了。”
这一节叶瑾舒没有多在意,横竖她是要留在宫中的。
兄妹二人说过些体己话,叶瑾舒道:“时候不早,我想先回宫了。”
快到开宴的时辰,叶琦铭不免担忧:“你提前回去,万一齐帝不悦——”
“不会。”叶瑾舒笑笑,没有多言。
……
叶瑾舒吩咐人知会了高进一声,高进便安排车驾先行护送容妃娘娘回宫。
她的确是有些倦了,在长庆宫中用过午膳,便在寝殿内歇下。
午后这一觉睡得并不安稳。叶瑾舒陆陆续续做着梦。像是被什么困住似的,总也醒不过来。
梦境中同样是一片校场,像是在徐州城叶府中,却又不大相似。
不过梦中的她没有多思。此时的她是十岁孩童,手握一把短弓,父亲正手把手教她射箭。
她们叶家一共四个孩子,骑术、剑术皆是父亲亲自教导。但唯有射箭一项,两位兄长都是跟着叔伯去学,父亲只独独教了她。
父亲说过,他的瑜安习射天分最高,言语间满是自豪。
每每有所小成,父亲总是欢欢喜喜将她抱起。
许是家中幼子的缘故,又是女孩儿,父亲待她比二位兄长宽和许多,从未斥责过她。
哪怕她忍无可忍之下一箭射杀了朝廷派来的督军,父亲都未责罚。
儿时无忧无虑的日子,在徐州战事吃紧,梁帝对叶家猜忌,屡屡派遣督军掣肘后化为了泡影。
旧事一幕幕在梦中闪过,叶瑾舒醒来时已是天黑时分。
这一觉睡得久而累,叶瑾舒头有些疼,反而比午憩前更加没精神。
“娘娘,”圆桃小声提醒,“陛下在外间。”
叶瑾舒简单披衣起身,圆桃想起温嬷嬷的叮嘱,未在内殿多留,悄声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