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陈氏边搓手边道,刘兰也跟着点头,她的小脸冻得通红。
这时,刘桃从外面拿了几个红薯进来,递给刘兰,刘兰见此眼睛都亮了,将红薯丢进炉子里烤了起来。
热腾腾的红薯,相互取暖的一家人,少了争吵,陈氏等人感觉这样的生活竟然还挺好。
时间不知不觉又过了几个人,眨眼就要到春末了。
刚开年,陈府就递来消息说陈老爷子身体不好,以后就不过来了。
而陈轩宇也跟着军队离开了这里,刘桃又一次失业了。
不过好在,陈氏这几个月都在跟人洗衣服,认识了不少朋友,刘兰也认识了几个好姐妹,在学刺绣。
至于刘桃,则干起了老本行,不过没有摆摊了,而且租了个小铺子开了个饭馆。
一开始生意不怎么样,但是时间长了,倒是积累了一些客源。
这期间,一家人虽然过得有些紧凑,倒也幸福知足。
不过总有些消息传来来打扰几人的生活,比如吴小花怀孕了,刘贵各种给吴小花买这买那。
每次听到这种传闻,刘桃就替陈氏不值。
陈氏也会消沉一段时间,不过好在影响不大。
夏中,刘桃斥重金买了个从海外运来的瓜回去,她刚把瓜放进水井里冰镇,就见同村的陈思思来了家里。
陈氏和刘兰还没回家,家里就刘桃一个人。
陈思思没有看到小伙伴,有些失望,但是时间不等人,她还要出去置办些东西,于是长话短说道:“小桃姐,我要去长安了。这次是来跟你们告别的。”
刘桃闻言,知道陈思思是跟父母去长安做生意的,也就没说什么。
这段时间间,陈思思没少来照顾她的生意,说实话心里还有些不舍。
只是人家去长安也不是吃苦,而是享福的,刘桃想了一下也就释怀了。
“那路上多加注意,到了长安来个信。”
陈思思苦着一张脸,点点头,又过来抱了抱刘桃。
“小桃姐,我以后一定会回来看你们的。”陈思思信誓旦旦道,
刘桃闻言,笑了下,轻轻拍着小女孩的背,一下又一下。
她当然知道陈思思会回来的。
送走人,天色也晚了,看着夕阳西下,转眼就暮色沉沉,刘桃心里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人一长大,所有从前的小伙伴都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离开,困于世俗杂事难得一见。
有的几年还能看到一次,而有的怕是这一辈子都见不到了。
人活着实在太过孤单。
不过这种想法等陈氏两人回来就消散了,一家人围着吃了顿虽然没有大鱼大肉,却也是色香味俱全的晚饭。
歇了一会儿又把瓜切来吃了,这时候刘桃特意将陈思思的事跟陈氏两人说了。
陈氏叹了一句,她从小跟陈思思的娘关系也很好,长大又嫁一个村,只因为她每日有做不完的事情,两人才渐渐没了往来,但旧日情分还在。
这次和离,陈思思的娘还特意过来安慰了她一番。
没想到还没能再修补昔日感情,她们一家就要走了。
这其中最为难过的要属两个孩子了,不信你看,刘兰一听自己的小伙伴要走,立马就哭着喊着要去找她。
只是夜深了,况且就算见着面又能如何,命运若要将两个人分开,从来不会管当事人如何想。
好不容易哄好刘兰,刘桃也困了,三人眯眼睡了起来。
又是两天过去,刘桃这天在厨房炒菜,门口突然来了一架马车,来人急急忙忙把马车栓好,径直进去厨房。
“刘大叔…”原来来人竟然陈思思的爹刘闻业,不过他们不是走了吗?
刘桃正疑惑呢,就听刘闻业压低声音道:“快跟我走,将你娘和你妹妹接上,等下再跟你细讲。”
刘桃听着一脸雾水,正想推脱,又听刘闻低着声音着急道:“大戎打过来了。”
这……刘桃心里一惊,手里的勺子都掉了,擦擦手,看了看店里的东西,将能吃的饭菜都装麻袋里才跟刘闻业出去。
此时店里还没人,只需要关门就行了。
两人急急忙忙去将陈氏和刘兰接上,就直奔官道走去。
陈氏还想回家里收拾东西,但是刘闻业却说时间紧迫,来不及了。
幸好陈氏母女两人都是将钱放在身上,家里没什么值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