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走出堂屋,往左穿过游廊走进靠近院门的一间屋子,十月打量了下是个饭厅,屋子中间摆了张很大的八仙桌,桌上摆放着一锅热气腾腾的汤和几样小菜。这时有位妇人端着碗筷从另一间相连着的屋子走进来,十月猜测应该是厨房。
妇人长得和李秋华很像,应该是刚被提起过的周老的女儿,李沐言李秋华的母亲。李婶圆盘似的脸上挂着笑意,将碗筷交给李秋华去摆放,招呼着十月坐下。
李婶先拿起碗给十月乘了碗热汤,递给十月:“来先喝口热汤暖暖身子,现下天气还冷着,你一个姑娘家的进来一路可吃了不少苦吧?”
十月感激地接过碗,道谢之后坐下来喝了一口。汤碗里料很足,有虫草花,山药和鸡肉。汤味道鲜美,一大碗热汤下肚,十月觉得整个人都暖和了起来。
李婶又给十月盛了一碗白米饭,往十月面前的盘子里夹菜,有分辨不出种类的蔬菜和炒腊肉,清香爽口。
用完饭,李老爷子开口说道:“今晚你先住我家客房。你家老宅长久没人居住,得重新收拾整修一下,否则住不了人。你家可就回来了你一个?”
十月忙道:“谢谢李爷爷。因不确定地方,所以我父母先在外边山下镇子里住着。现在找到路我就要回去接我父母回来。”
李老爷子听闻欣慰一笑,接着问道:“你们是来看看还是打算常住山里了? ”
十月答:“我们是打算搬回来常住的,不知是否方便?”
李老爷子大笑:“回自己家,哪有啥不方便的。虽说山里不比外面生活便利,但好在能自给自足,很清净。你能废这么大的力气找回桃花村的路,说明想回来了。带你父母先回来住着,住不惯了可以再回山外头去。”
十月表示明白。李老爷子则提起他明早会带十月去村里转转,认认门,并看看她家祖宅该怎么修缮。
晚上十月洗漱后,李秋华搬来被褥,帮十月铺床。李秋华是个很爽朗很健谈的姑娘,性格很像十月大学时最好的闺蜜,闺蜜大学毕业后就出国继续深造留在国外结婚生子了。
十月问李秋华:“你可曾出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李秋华回答:“当然!其实桃花村并不拘着村民出村,现在桃花村的村民大都是后来回来的,在山外边基本上都有住处。”
李秋华告诉十月,她和她哥都曾在外面上过学,但上完大学她和她哥就选择回来了。她觉得外面的世界太复杂太浮躁,每天忙忙碌碌,最后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发现自己一事无成。
她和她哥都更怀念小时候在桃花村的生活,一日三餐,一年四季,虽然每天依然很忙碌,但这样的日子让他们觉得很踏实。唯一遗憾的是她和她哥都没能找到另一半带回来,因此一直被她娘念叨着。
十月就这么听痴了,是啊,一日三餐,一年四季。靠土地和老天爷吃饭,日子似乎过得一成不变,但又实实在在的循着大自然的法则变化着。她是为了带父母避开瘟疫和灾难选择回桃花村,似乎这里,更可以让她找寻一下迷失的自己。
为了她自己,这种感觉是什么时候失去的呢?在她为了在大城市扎根没日没夜的打拼的时候?还在她那段失败的婚姻中不断内耗否定自己的时候?
十月突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