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婆大人说的都对。”
明明何皎的话挺不客气的,但这是冼白想要的满意答案。
这让他吃饭贼香,对小年炫饭的行为,直接无视。
反正他是户主,何皎是管理者,他们是平等关系。
小年只是个小孩,拿什么跟他争何皎的宠爱。
晚上等小年在青砖卧室入睡,两人在别墅的卧室里,翻云覆雨。
冼白起猛了,要了三次。
今天何皎散了不少能量出去,能承受他更多的能量。
之后的几天主要是在村里,售卖何母做好的防水手套、雨衣和棉衣。
何皎打算这些先在村委前的广场摆出来,看看有没有村民要。
一般商贸行为都要交税,但这种多数以物易物,又没有形成规模的短暂售卖,村委不会强收费用。
何二贵借来村委的喇叭,喊着:“各位乡亲,谁有要防水水套和雨衣,棉衣的,快点来村委广场。机会不等人,你们不买不要的话,我们拿镇上卖了。”
防水手套,之前何皎找村里的妇女洗葛根粉的时候,就说按成本价卖给她们,从工钱扣,或者用农场品交换。
但这些妇女舍不得买。
现在听到出售,不少妇女前来打听还是不是原来的价格。
天气冷了,有防水手套戴,不会冻到手。
何皎在一旁说道:“早就告诉你们,冬天戴这手套对身体好,不会有寒气。尤其是怀孕的,要注意保暖。”
本来是看热闹的赵彪老婆张兰,听到怀孕两个字,立马挤到摊位前面,问道:“戴这手套对怀孕有帮助?”
何皎忙解释:“对怀孕没帮助。只是戴了之后冬天不容易着凉,利于保胎。”
张兰听到对怀孕没帮助本来兴致缺缺,但听到保胎后,立马问了价钱。
“一块三毛。”
张兰惊叫:“这也太贵了!”
何二贵回道:“这位嫂,这是成本价的。我们没挣钱卖给父老乡亲的。手套的材料要钱,手工费要钱。”
何二贵说的手工费是何皎答应给何母的价格,为八毛钱。
何皎压根没想卖这些到镇上。
这些手套直接卖商城系统能卖五元。
她拿到村里售卖是为了惠利村民。
价格是系统定的,也确实是合理的成本价。
至于雨衣商城系统也收,只不过给的价格一般。
何皎觉得雨衣用去这么多防水布料,裁剪又费功夫,怎么也得有三十元一套,结果商城系统只给了二十元。
估计是在现代雨衣便宜,而且款式花色多。她出售的军绿色雨衣,有点厚重,没有现代雨衣轻便,款式一般,所以给的价格不高。
至于棉衣,何皎让何母做成了内搭的款式。
因为这个年代的布料做的棉衣让现代人穿出去实在是寒碜,不过用黑色棉衣作为内搭倒是挺适用的。
棉衣内搭,外面套一件时髦的外套就看不到里面。
商城系统给棉衣的价格是60元,算是不高不低的价格。
何皎按照系统的要求,雨衣给母后的手工费是四元,棉衣的手工费是十元。
棉衣比较贵,主要是棉衣需要弹棉花,多了不少工序。
这些除去材料费和人工费,何皎能对半挣。
她想到女主还要辛苦地管理饭店,在镇上创业初期的时候还要包饺子,而她只要倒卖给商城系统,轻松就能收入过千。
等到河对面的那批羊卖了,估计能有上百万收入。
上百万的现金在八十年代那就是百万富翁。
这些还没算上不能兑换成现金的一堆积分,如果全部兑换成现金,她就是千万富翁了。
系统计算过,目前女主的存款肯定没有她多。
她见张兰想买又犹豫,说道:“你可以先欠着不给。之后用工钱抵或是用农场品抵。反正我哥要建房子,你可以来帮工。”
张兰这才想起赵彪说帮工的事,“对,我愿去帮工。”
其他村民听到有零工做,纷纷报名。
何二贵为控制场面说:“大家可以事后找我大哥。现在我们主要是出售东西。就摆一天,错过要等一年。”
村长跑过来说:“我定了一套棉衣,可别卖光了。”
何二贵:“我们记得,给村长留着呢。”
有村民问:“棉衣多少钱一套。”
何皎回道:“上棉衣25,下棉裤20。”
“好贵。”村民纷纷道。
以前大家都是用布票换取布匹,自己种棉花做棉衣,基本上是免费所得,现在在听到棉衣这么贵,纷纷摇头说不买。
何二贵解释道:“各位,现在不是用布票换取布了。自己买布还得做,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