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阁里,太子殿下未到,无人敢落座。
首辅董纾拿着北镇抚司刚送来的文书静默不语,工部今早清点了存余的火铳数量,少了足足一百一十二支,将近六成的火铳都被盗走。
沈恪昨晚就接到了消息,是周容湛派人知会了他详细情况。
沈恪的父亲刑部尚书沈思正没有来,刑部派了去年进了内阁的侍郎崔利良。
崔利良紧攥着公文走到沈恪身边,小声问道:“老师身体无恙吧?我看昨晚老师没去宴席。”
沈恪道:“无碍,家父不喜喧哗,所以未去。”
他一向言少,崔利良作为沈思正的学生,以前总往沈府跑动,他们二人见面也只是依着礼节行礼,都察院和刑部来往较多,二人也都是公事公办。
崔利良也不是话多的人,但他听说老师前几日似乎是向圣上递了乞老的折子,又担忧地问:“我听到些风声,说是老师要回老家了,这可是真的?”
沈恪点了点头,道:“家父本就说要请你去家里吃顿饭,再交代些刑部的事情,崔侍郎今日若是无事,可直接随我回沈府。”
崔利良没想到这竟然是真的,他从前在翰林院就是跟着沈思正做事,一路走来也都是沈思正提携的。
“老师还未到致仕的年纪,怎么现在就要回乡?”
沈恪回道:“家母身体一直抱恙,家父想带她回老家调养。”
说完又补充道:“家父说了,刑部有崔侍郎,他就能放心回乡了。”
崔利良悲从心来,师母对他一向都很好,他本是浙东人,独自来京城做官,冬日里的衣服被褥,沈夫人总给他和沈恪准备一样的一套。
“今日太仓促了,我回去准备准备再登门谢师恩。”
沈恪说了声好便不再言语,审视着殿里其他的人。
工部侍郎章原道与兵部侍郎陈平本不是内阁的人,但此事与他们有重大干系,便也破例来参加集议。
毕竟火铳由兵部与工部共同管理,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偷走这么多,他俩今天要是说不清楚,集议结束就要被拖去刑部大牢三司会审。
章原道进工部以后还研究过火铳,想把它加到战舰上,但还未真正试验过,昨晚被谢玄参拉去清查火铳数量就被他吓得一晚上没睡好,现下正靠着柱子打瞌睡。
陈平倒是一直张望着殿外,脸上已有些焦急,不断地踱来踱去。
沈恪把这些看尽眼底,负手站在董纾身边。
薛俞和薛津风迈进文渊阁前已看过了北镇抚司的公文,他们父子二人一个管吏部,一个管户部,跟这件事扯不上关系,但火铳失窃却是件大事。
魏得善引着周容湛和谢玄参进来时,众人皆跪下要拜,周容湛说了声免礼。
内阁集议一向是首辅董纾和次辅薛俞坐上首,沈恪也为次辅但坐下首。
周容湛本不欲坐上首,但再推来让去也是浪费时间,就坐了上首。
太监进来奉了热茶,集议算是正式开始了。
谢玄参作为亲审证人的那个,率先开口把事情始终又陈述了一遍,隐去了谢珺,只说是谢家的两名出门游玩的家丁撞见了此事,因着他在北镇抚司办差所以先去报了北镇抚司。
“不过此事并非北镇抚司职责所在,下官已将人证物证等一并交由都察院,去过现场的那几名锦衣卫,各位大人可随时去我北镇抚司审问,下官将具体情况都写在公文里了,各位大人应已看过了。”
董纾点了点头,问道:“谢同知说那船公已死,箭是东城兵马司的,不知可有提审过东城兵马司的人?”
谢玄参拱手回道:“下官已派人连夜提审,且清查了他们的武器数目以及出入,但东城兵马司的人较多,他们平日里的武器出入也是笔烂账,查不出什么有用的。”
他往周容湛身边站着的魏得善身上一扫,“不过,东城兵马司的指挥使曹达说昨夜宫里有人给他下命令说有人伙同宫女偷盗御物,他们描述的人与船公一致,那船公被人射杀之时,曹达也在现场。”
董纾听到宫里就有些头痛,他对阉党参政一向就很抵制,没想到他们的手会伸到火铳上面。
“既有此事,何不写在公文里一并呈报?”
谢玄参回道:“事关宫里,不好详述,下官想着当着魏掌印的面禀报比较好。”
他昨夜从诏狱出来准备去东城兵马司跑一趟,就看见曹达带着人跪在北镇抚司衙门里,说是要领罪,问了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
董纾冷哼一声,冲着魏得善道:“魏掌印的要查的人竟与这军火案有关,还死了,你可有什么要说的?”
魏得善怔愣了下,走到前面行了一礼,“回禀首辅,奴才并不知此事,应是下面哪个管事的给东城兵马司下的命令,待奴才回去好好审问一番才能给各位大人答复。”
陈平听到这话脸都白了,坐在下面动也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