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孙女,只她惠姬难为亲姪。”旋即她轻哼一声,复又说:“你父王心里只有他的周室。”
蕈见此并未多说什么,轻叹一口气,带着燕寝里的世妇和寺人们出去,偌大的燕寝里只留她们母女二人。
“母亲,我为您吹排箫吧,近日我时常练习此曲,母亲听听怎样?”
阿杬嫣然一笑,擎起纤纤玉手上的玉排箫,曲中无悲欢离合的情爱之调,亦无深沉庄重的孝悌之音,燕寝中余音绕梁的只余潺潺流水般的轻盈乐曲,似一只在蓝天白云中自在飞翔的黄鸟,生长于无边无垠的天地间,无拘无束,歌喉宛如阳春白雪,余音袅袅。
宋后看向女儿的眼神里有些许探究,明眸中映照着的是阿杬娇小的身躯,宋后若有所思,燕寝内的母女二人谁也没有说话,却仿佛说尽了千言万语。
一曲终,宋后微合双眸,率先开口:“我与你父王刚成昏时,待嫁的王姬中唯有惠姬不守规矩,四处留情,生性风流,不用我说,你亦晓得你父王的姊妹们的昏嫁多是为周室,宋国虽不比齐晋,却亦可多年来偏居一隅,故而你父王为惠姬择了你舅父,多年来,果不出我所料,你外大母的几次信札里都有提到,惠姬如今已是一国小君,堂堂君夫人竟仍不安于室,行些苟且事!”
阿杬对惠姬这位姑母从旁人口中零散知晓些许,第一次听母亲提起,不禁讶然。
“我细想,她传信给你父王,让你去宋国,无非是隔应我当年坚决不许她许配给你舅父罢了。”宋后一哂。
“或许并非如此呢?母亲莫不是忘了,外大母这月信札未至,不妨等看过信札后再论?”
母亲与舅父感情甚笃,想来是认为风流的惠姬配不上舅父,外加宋人本就对风流韵事嗤之以鼻,故而极为不喜惠姬,阿杬心想。
“罢了罢了,不提惠姬就是了,此番你去孝敬外大母和探望舅父,我多年未见母亲与阿弟,杬,你定要代我好好尽心。”宋后拉着阿杬柔荑,神色比之方才可谓尽显暄煦。
女御蕈在宫室外不远处,知道宋后已然缓和下来,领着众人入内,宫室忽地像往常般寺人、女御、世妇们各司其职,原本显得空荡的燕寝,须臾间张袂成帷。
一个世妇正松散宋后的发髻,随后世妇退居一边,女御蕈上前将裯铺平整,又拿起最右侧的寝衣「在当时是夹被的意思」,轻柔覆在宋后身上。
女御蕈侍奉宋后就寝后,就看见阿杬手中擎着一盛黑青水的陶盂,她柔荑小小围成一个圈,圈起陶盂里颜色黑青的水,点滴洒在燕寝中。
女御蕈一愣,不明白阿杬的举动,她像是在施法的大巫,可又不像大巫,脸上没有巫纹,亦没有沉重庄严的祭服,同样也没有高深莫测的冰冷面孔,只呈现着一娇小女童像神女般施法。
“王姬这是做甚?”女御蕈不解道。
“近来我睡梦中来了一个白发白髯老叟,他自称扁鹊,虽未教我施法,却也告诉我一些汤液法子,这黑青的水据他所说可驱走闽蚋,如今母亲心绪不宁,我便用了这法子。”阿杬乖巧作答。
女御蕈从幼时便侍奉宋后,陪着宋后从宋国到成周,多年相伴,情谊之深,旁人不及,她对待宋后的一双儿女爱屋及乌,发自内心的喜爱,见阿杬如此说辞,愈发笃定王姬必是受神灵庇佑之人,亦不再多询问甚,转身就去离开室内。
阿杬桃花瓣样的眼睛明眸善睐,瞥一眼着蕈离开的背影,心下感叹,没有什么梦,也没有所谓白发白髯老叟。这些不过是假托之词罢了。
她前世父亲是某三甲医院院长,阿杬虽未学过医,可自小耳濡目染,对于生活常识性的药品和健康习惯一直铭记在心。
这个时代巫、医不分家,治病和祭祀等都是找大巫,医字,繁体字是醫,源自毉。
可在阿杬看来,这时候虽然巫医不分家,那些大巫却大部分装神弄鬼之辈,虽然也有会医的巫,可现下医药资源匮乏,他们会的太单薄了。
难怪平均寿命三十左右,照这样迷信下去,不痛不痒的小病,都能要命,阿杬心下不住感慨与惋惜。
珍苑榆林小径上,阿杬本想让寺人兰去寻妩,可又想到王子翯近来的肚子痛让仲子夫人心悸,妩恐怕也没心思嬉闹,只好独自带着寺人兰在珍苑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