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女生耽美>最强皇后养成记> 秦王妃的逆袭之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秦王妃的逆袭之路(2 / 3)

力,把各个要塞分封给皇儿们做藩国。为的就是我们父子君臣齐心协力把这大明江山守护的犹如铜墙铁壁。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你们几个都是太子的血肉至亲,要跟老四学好男儿就要战场上去挣功勋为君父分忧解劳。”

秦王、晋王素来与燕王不合,如今看他在父皇那里得了脸,又能得到徐达和汤和的亲自指点,都是又急又气,又妒又恨。秦王回到宫中,王妃看他心情不佳,从随从张大安嘴里打听到今日之事。看丈夫为此烦恼,就对他说:“殿下,燕王此举未免太露能讨巧了。不过依我之见,陛下沿长城的各个卫所都作为藩地分封给各位王爷。尤其是陕西和山西、燕京历来就是毕竟必争之地。燕京的边防布局和作战特点不但燕王要知道,秦王和晋王也要知道。打仗从来就不是只打一城一池,父皇看中的是长城沿线,一旦燕京有变,山西、陕西的守军就要长途奔袭去驰援,殿下和晋王殿下不了解燕地的情况那怎么好。不如殿下奏请父皇,各位将军来为燕王授课的时候,您和其他几位王爷也去听课学习。待诸位将军讲解完燕京,还请在陕西和山西驻防或征战过的将军继续讲解这两地的情况。长城沿线的边塞要互相配合才能真正构建一个铜墙铁壁的防线。”秦王一听,深以为然,第二天就一观音奴所言向父皇奏请。

朱元璋在准奏的同时,也感慨于孩子们都长大有了为君父分忧的能力和孝心,在群臣和皇后面前对秦王大加褒奖。秦王只比太子朱标小一岁,从小到大就是太子的陪衬,他自己也不如太子用功,在皇帝皇后群臣看来,他就是个资质平平的皇子。所幸太子与他十分亲厚,偶尔有过失都是太子帮着遮掩或者求情,二人感情甚笃。如今秦王难得获得嘉奖,母后和众兄弟看自己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内心也觉得很自豪,对于秦王妃的也不再剑拔弩张,两人有事没事也会聊上几句。只是观音奴从不巴结讨好自己的丈夫,偶尔说上两句他不搭茬,观音奴也就不再说了。

秦王妃人聪明机敏,刚入宫廷就知道太子地位坚如磐石,朱元璋对太子的宠信翻遍史书也找不出来第二个。大婚后她也很敏感地察觉到秦王、晋王对燕王一直颇有微词,似乎很看不上他。秦王、晋王做为太子的嫡亲兄弟,从小到大就知道自己与大位无缘,又不像太子那般受到父皇母后的重视和培养,又与太子差距越来越大,索性一起追随太子将来做个逍遥王爷。对太子来说,两个幼弟不思上进又忠心耿耿,自己的地位就更加稳固。可是燕王朱棣不一样,他从小就勤学苦读受尽师傅们的赞扬,又苦练功夫从没有一日懈怠,朱元璋经常公开说燕王朱棣最像他。夹在一个优秀的哥哥和一个勤奋的弟弟中间,愈发显得秦王、晋王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也难怪秦王看到燕王就觉得碍眼。

在投其所好这件事上,秦王妃的手段是非常高明的,她知道了丈夫的心结,聊天到时候就会说一两句类似“父皇母后对太子给予厚望,我们过几年就要去秦地就藩,无圣旨不得出封地也不得回京城。父皇这样限制众皇子不就是为了保证太子的地位不受威胁。殿下您这样韬光养晦不肯出风头,何尝不是为了让父皇和太子安心,这样的明哲保身才是安身立命的诀窍。您和太子殿下就差一岁,难免守猜忌,您的不争不抢、默默无闻、安分守己众人都看在眼里,您又是父皇和母后嫡出的次子,地位仅次于太子、尊贵无比,以后就算父皇百年以后,太子殿下登基也必然会厚待我们。”

生生把秦王的平庸和不思进取说得如此冠冕堂皇、有理有据。这一点秦王心里是非常受用的,仿佛自己就是秦王妃口中那个“大智若愚”“明哲保身”的聪明之人。秦王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和抚慰,渐渐觉得妻子才是最懂自己的知心人,看向她的目光愈发温柔。

知道秦王对燕王的心结,她也会在丈夫抱怨燕王时适时说出“燕王如此争强好胜,不但不将您和晋王放在眼里,似乎隐隐有跟太子一较高下的心思。储君就是储君,名义上是兄弟,实际上是君臣,星星太过耀眼就会显得月亮暗淡无光。几位王爷都是太子殿下的臣弟,“臣”在“弟”前,可见与私人的荣辱比,让太子在文武百官中有威信,在黎明百姓中有盛誉,不与太子争风头才是为臣为弟之道,抱朴守拙才是几位王爷对父皇和太子的忠心,才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秦王深以为然,在之后燕王得到大奔让师傅们的赞誉时,在父皇夸奖燕王时都会适时向太子表达出自己身为臣弟安分守己之心,指责燕王凡事争先拔尖不利于兄弟和睦。时间一长太子也觉得燕王的雄心壮志恐怕不是他这个太子哥哥能驾驭的,反而是秦王和晋王这样虽无大才大志,但是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弟弟们更贴心。借着自己管理内务府的便利,太子私下里都给秦王宫里非常多的好处,秦王自然知道太子对自己另眼相看,心中对妻子更是佩服。

这一日朱元璋来大本堂考教几位皇子的功课。太子朱标有几位名师悉心教导成绩当然是一骑绝尘、遥遥领先;晋王虽然读书不行,习武和兵法却也备受师傅和诸位将军的夸奖;燕王殿下靠着自己的勤学苦练,每次父皇的考教都能脱颖而出;吴王是皇后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