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堂,堂前两侧挂着两副遒劲有力大字,紫檀木桌上供着鎏金的香炉,袅袅青烟向上飘起。
一锦衣小郎君端坐下方,不过五岁的样子,长得唇红齿白,极好的相貌却绷着一张脸,正襟危坐,一派正经严肃。
见宁锦婳进来,他不慌不忙地起身行礼,淡道:“母亲安好。”
声音略显稚嫩,却十分平静,丝毫没有一年不见母亲的急切。
看着眼前几近到她胸口的少年,宁锦婳心潮翻涌,似有千言万语却尽数堵在了喉咙里,只憋出一个干巴巴的“嗯”字。
陆钰得到她的示意,施施然坐回圈椅上。
母子不咸不淡地说着话,陆钰虽年纪小,却十分沉稳。他生性冷淡寡言,大多是宁锦婳问,他答。回答得规规矩矩,言辞间恭敬有余,却亲昵不足,幸亏抱月中途来上茶,缓解了两人相顾无言的尴尬。
宁锦婳把茶沫撇开,抿一口温热的茶水。今日放的是清骏眉,清冽甘甜,她却尝出了一丝苦味。
——明明是她的孩子,却这么陌生见外,她一想,心里跟针扎似的密密麻麻疼。
钰儿不过满月就被陆寒霄抱走,送给宫中的舒贵妃抚养,连她这个母亲见面都得进宫递牌子,十次牌子,九次都被这样或那样的理由驳回,最后能见面的次数寥寥无几。她在他三岁的时候去瞧他,他甚至不知道她是谁!
骨肉分离,子不认母,说是剜心之痛也不为过!
母子间本就情分淡薄,尤其近一年来,宁锦婳搬离永济巷,接着发现怀孕,她不欲声张这个消息,终日深居简出,陆钰从宫里过来好几趟都被她拒了。后来宁府出事,她忙的脚不沾地,细算起来,两人已经一年多没见过面。
他长高了,也更冷淡了。
她的钰儿完美继承了她的相貌,像个瓷娃娃一般精致好看。但性子却十足十像极了陆寒霄,甚至比他更冷淡内敛。终日紧绷着小脸,一身的淡漠疏离,拒人于千里之外。
宁锦婳对旁人不假辞色,但对上这个让她心怀愧疚的儿子,实在不知道怎么办。近了怕惹他厌烦,远了又舍不得,她内里小心翼翼,面上却不露端倪,直到陆钰问道:
“您打算什么时候回府?”
宁锦婳呛了一口水,捂着胸口直咳。
陆钰一双瞳仁黑黝黝,直视着她:“您外出一年有余,如今父王归京,您也该回来了。”
当初宁锦婳另辟府别居,而后不出一个月,陆寒霄动身回滇南,旁人都道一日夫妻百日恩,两人平日吵归吵,闹归闹,临了还是舍不得的——他们都以为宁锦婳是不想在世子府睹物思人才搬出去。
其实在那之前,两人的关系已经摇摇欲坠。她甚至拟好了和离书,只是还没来得及送出去,狗男人就走了。
她和陆寒霄这些乌七八糟的纠缠,宁锦婳不想让孩子知道。她含糊道,“再说吧。”
陆钰抿着唇,近乎固执地问:“母亲可否给个准话?冬日天寒地冻,这一方小院,连地龙都烧不了,您若在此受了寒,儿子内心惶恐。”
“……”
“难为我儿惦记。”
宁锦婳放下茶盏,斟酌着语气,“每日成车成车的碳往这儿拉,我哪里会受冻……钰儿,我在这里很快活,”
这句话不假,她在世子府有很多回忆,早些年是甜蜜的,后来只剩下苦涩。
世子府修建的宏伟壮丽,府内亭台楼阁,假山流水,和皇宫别苑比也不差什么。直到陆寒霄禁了她的足,把她关那一个四四方方的小院里,那里黑漆漆的,一个人都没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自那以后,她就再也不喜欢世子府了。
她总会觉得冷。即使炎炎夏日,她依然会感到一种透骨的冷,直往骨头缝里钻,挥之不去。
——
陆钰垂下眼帘不说话。宁锦婳沉默着喝水,气氛一时有些尴尬。
忽地,宁锦婳脑中灵光一闪,急问道,“等等——是不是陆……你父王叫你来的?”
陆钰迟疑了一会儿,缓缓点头。
原来如此!
宁锦婳心里把那个男人骂了个狗血淋头。忒不要脸,竟让钰儿来当说客,他知道,他明明知道她不会拒绝钰儿!
陆钰的神色有些不自在,他微微侧过脸,继续道:“祖父家出了如此祸事,您在内城,万事也好照应。况且……”
他顿了顿,“我也想母亲回来。”
宁锦婳瞬时瞳孔收缩。
他的声音很低,她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既紧张,又不可置信:“钰儿,你方才说什么,母亲没听清。”
陆钰抬起头,黑漆漆的瞳仁直勾勾盯着她,“儿子想母亲回来。”
一字一句,口齿清晰伶俐,掷地有声。
不知是不是宁锦婳的错觉,她觉得钰儿似乎很愉悦。他道:“今日父亲进宫请敕封的圣旨,待我成了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