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自敬斋与邹荷悦谈过以后,邹荷悦的确动了改嫁的心思,一是因为杨家正逐渐没落,再无当初的权势;二是邹氏年纪尚轻,倘若往后的日子都要守寡,倒也没什么,只是带着三子一女,还有忙不完的事情,让邹荷悦短短一年便尽显沧桑,她不敢想象以后的日子。虽说在杨家,不必忧心衣食,但无尽的空虚,着实让她忍受不了。当敬斋说不会反对邹荷悦改嫁时,邹荷悦便久久不能平静。
邹父在杨府住了三日,临走时,邹父对邹荷悦悄悄说道:“亳州知府是我的故交,他的长子也是去年刚刚丧偶,我同他商量过,如果你没有什么意见,我可让你嫁去亳州。”邹荷悦听闻,赶忙将父亲送走,回到房间后,盯着铜镜,陷入了沉思。
自杨青回到新都为敬廷守孝后,杨一清、张璁等人便盯着杨家,一直在寻找机会报复杨家,即便杨敬廷早已去世,二人依旧忌惮杨青在朝中的影响力。眼见黄萍怀孕时没有将其弄死,便又在黄萍的生产上下了功夫。二人首先估算黄萍的生产日期,随后又吩咐全城稳婆,不允许给杨家接生,而杨家人竟还毫不知情。
眨眼的功夫,黄萍已然接近了生产的时间,敬斋匆忙吩咐下人前去找稳婆来。谁知过了许久,才见下人气喘吁吁的跑回来,说全城的稳婆都不能替杨家接生。杨青顿时心急如焚,而敬斋在一旁,亦察觉到了不对,在心里暗自忖思道:“杨家人平日和善,并不曾有人做过什么恶事,为何如今却全城稳婆都不敢前来接生呢?”但来不及多想,当务之急便是黄萍能顺利生产。敬斋也是急到团团转,不知如何是好,突然他想到自己的堂嫂,在年轻时曾学过几天接生,后来因见到一户人家产妇因难产而死,便再也不敢接生了,这几十年过去,不知堂嫂是否还能接生,但目前他也无法,只能立刻雇车前往堂嫂家。也是黄萍命不该绝,堂嫂正好在家,听闻是敬斋家的侄媳妇,便立刻随敬斋赶往杨府,虽备受折磨,但好歹黄萍依旧平安生下了个儿子,母子皆安好。杨家人都非常高兴,敬斋亦封了一个百两银票的红包给堂嫂,随后又留她为刚出生的幼子做完洗礼,才开开心心的离去。
杨青听闻黄萍又给他生了个儿子,心中也是十分开心,使他从刚刚失去两位至亲的悲痛中缓了过来。黄萍见儿子生的十分漂亮,亦非常高兴,不禁食欲大增,短短的月子时间,便吃胖了十余斤。一日晚饭后,黄萍正在房中哺喂孩子,杨青从外面买回许多用品,回到房中时,正好见到此景。黄萍见状,便问道:“见你整日忙碌,如今孩子已降生一个月了,而你却不知给孩子起个名字。”
杨青见状,急忙安慰道:“夫人莫怪,我早已想好了名字,只是还未来得及与你商量,连日忙碌,又让我忘了这事。”
黄萍道:“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也能忘记,他日这孩子莫不学你哩!”说罢故作怒嗔。
杨青上前搂住黄萍道:“此事我竟给忘了,是徽平该死。”说罢杨青便从怀中掏出一纸,只见纸上写着‘兴’字。黄萍见状,读到:“杨兴仁,此字何解?”
杨青道:“自嘉靖朝以来,杨家便开始没落,到如今,却也再无一人在朝为官。自我祖辈以来,杨家一共出了七位进士,到如今,却也没有什么新的成就了,我便希望此子日后能担起复兴杨家的责任来。”
黄萍见状,又说道:“即使如此,你又如何知道你的几个儿子就考不中进士?况且哪个学士不是十年寒窗苦读而来,即便杨家现在没有进士,杨家如今在新都也算得个名门望族,他日定然能重振你老杨家。”
杨青道:“夫人说的事,那便不止复兴,兴旺也罢,全凭夫人说了算。”
黄萍见状,与杨青一阵打闹,方才各自歇息去。
话说杨一清听闻黄萍顺利生产,且是族中老人为其接生,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暗暗咬牙切齿。这时张璁在旁说道:“我听闻杨徽平有二子,正在国子监读书,不如我们想办法取消了他们监生的资格,倒也算出得了一口恶气。”
杨一清闻言,说道:“哦?可有此事?”
张璁道:“确有其事,二人分别叫杨志仁、杨同仁,是前兵部右侍郎杨敬阁所荐,以监生身份进入国子监读书的,而杨敬阁正是杨敬廷的胞弟。”
杨一清闻言,豁然开朗。随即便找到国子监祭酒林坤,说出了将杨志仁、杨同仁二人踢出监生的想法。怎料林坤是为正直大臣,当即便对杨一清说道:“《祖训》有言,所有三品朝廷大员子孙,皆可以荫封国子监生员,从而进入国子监读书。国子监是大明朝庭的根基啊,杨大人为何会因私事而擅动职权,将大明朝的人才踢出去呢?”随后又对杨一清一顿说教。
杨一清闻言,顿觉羞愧难当,当即便向林坤作揖认错,并保证再也不会动杨家人了。“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应宁竟然如此狭隘,实乃品行不端啊!”杨一清如实想道。
回到府中,张璁便匆匆赶来,询问结果。杨一清闻言大怒:“匹夫乃真小人也!我杨应宁一生清明正直,不竟受你蛊惑,擅动私权,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