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女生耽美>问君平> 后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后记(1 / 3)

从敦煌到宇文大都,一路轻车简从,元致与周濛只走了不到一个月,在大都拿到了外祖宇文冲的骨灰以后,元致就带着她扶棂南下。

他们在宇文大都前后只逗留了不到五日,而周濛从始至终都很懵、很茫然……

先是元致所谓的处理政务。

他在宇文大都的时候,除了夜里,其余时间都和她形影不离、呵护备至,至于政务?哪有什么政务,大都的宫帐内外井井有条,人人都以元致为新王,就连对她都恭敬有加。

北燕分明早已顺利接管了宇文部,行政文书皆有条不紊地有专人送往龙城交给安北王拓跋延平处理,也就是说,元致压根不需要处理任何政务,除了陪她……还是陪她。

这显然和他来之前义正词严说过的话太不相符。

再就是离开大都的时候,本来应该往东南方向原路返回敦煌城去,那么这一趟元致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可是,他居然问她,要不索性陪她一路南下直去巴山巫峡,去樱霞峰将骨灰一并归葬了吧……

——明明之前也不是这么说的呀?

可是周濛答应了。

她还想与他再多待一些日子,不想到敦煌就与他分开。

看吧,她果然没有看错她自己,才短短一个多月,她已经开始离不开他了。

从宇文大都到巴山巫峡,何止十万八千里路,元致护着她扶棂南下,一路穿大漠、过黄河,经过崇山峻岭、深谷大江,经历好一番旅途才于两个多月后再次回到了巫峡樱霞峰。

元致亲手替宇文冲下葬,周濛则认认真真替二位尊长完整题写了墓碑,之前的墓碑上连他们名字都不敢写,好在如今再不必有什么顾忌,另外,她还花心思题了墓志。

时光飞逝,做完这些并不复杂的事情,竟也是一个月之后的事了。

临走的时候,周濛在二老的墓前长跪不起,她能有今天,离不开他们的牺牲与庇佑。

三代人的理想,甚至包括宇文冲当初跟随元焘初创北燕时的雄心壮志,如今都实现了,她带着王念君的记忆见证了这一切的变迁,但愿这能令她安息。

她也庆幸自己在六年前的那个寒冬选择了走出江夏,一路走来,无愧无悔。

*

离开了巫峡,原本以为这下终于要回敦煌了,计划却再次改变,元致转交给她一封信,居然是周劭写给她的,请她有空时去一趟洛阳,他有事找她谈。

兄长邀她去洛阳,那就去呗,算起来,他们兄妹俩有一年多没见面了,上回见周劭还是她刚刚从昏睡中醒来的时候,他微服私访到敦煌看望她。

此后一个月,她掉头向东,先乘船沿长江顺流而下,于中下游荆州夏口下船,然后走陆路北上。

这一路上,元致依旧陪在她身边。

洛阳之行是计划之外的旅程,但他没说要走,她也没问他为什么不走,好像自然而然地,两个人都觉得他们应该就这样一直走下去。

周濛倒是多了一层顾虑,因为在洛阳,她必须恢复长公主的身份,元致这个北燕王更是朝野瞩目,到时候,他们还能像现在这样天天黏在一块儿么……

她不好意思拿这个去问元致,因为会显得她格外不舍地想粘着他。

可是,她怎么会不想粘着他呢?

去洛阳的途中,他带着她一路游山玩水,登遍沿途的名山大川,恰逢三月初春,冰消雪融,春光正好,最是踏青的好时节。

光在黔山他们就小住了一个月之久,她喜欢那里的山石、松林、云海、温泉,还有古寺、古亭、古桥、古塔,尤其清晨云雾绕山,她就会坐在林间作画——她最喜欢画山水,而黔山之美,简直是从画里映出来的,令她流连忘返。

而只要她不想走,元致半个字的怨言都不会有,还会替她打理好生活的一切琐事,是个极称心的旅伴。

刚到的头几日天气还算晴朗,到了月中就开始下起了靡靡小雨,她住的小别楼和他住的正院隔着一个山头,周濛不忍心看他每日蹚着泥水来回找她,索性邀他住在了自己小别楼的客房里。

日夜相对,真的很难不发生点变故。

没过几日,情.爱正炽的年轻男女都没抵住彼此的诱.惑……又是一个大雨滂沱之夜,男人登堂入室,那一夜的青帐忽急忽缓地摇,女子缠在情郎的怀中,娇媚的低语如泣如诉……

没什么好扭捏的,皆是水到渠成。

元致显然是个在那方便需求不小的男人,到达洛阳之前的路上,周濛觉得他还算克制,到了洛阳后,那简直是……离谱。

她在郊外有一座御赐的崭新长公主府,亭楼水榭,置景的风格一应按照云梦江南的水乡打造,算不上多么奢华,但胜在处处都有精巧的构思,因此周濛非常喜欢。

而元致,他按照规制,作为属国藩王,要么住馆驿,要么住御赐的宅邸,可是,车马一进洛阳城,他便悍然宿进了清河长公主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