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女生耽美>最后一场落日> 故事的结局未必圆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故事的结局未必圆满(1 / 2)

赵一玫再次打给沈放,已经是国内的深秋。当时她已经从沈放的学校离职,正在机场等待飞往爱沙尼亚的航班。

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东海岸,拥有大量油页岩和石灰石以及覆盖47%领土的森林,是欧洲乃至世界上最小的国家。赵一玫很难说清自己为什么想去那里,但有一点她很坚定,她不想留在原地。

沈放只是叹了口气,说你刚回来不久,干嘛又跑那么远。

一玫把行李箱从身侧拉到面前,把围巾解下系在行李箱的把手处,然后扭头看向窗外说:“沈放,我不打算回来了。”

“这些天,我一直在想我去乌斯怀亚的时候。那个地方被人称作‘世界的尽头’。我曾经在一堵灰墙上看到一句话,那句话说it''s not the end of word,it''s a biginning of a new life.我站在那堵墙下一读再读,不知不觉间已经泪流满面。”

“沈放,那天你问我有没有安稳下来的打算,我当时没有回答。现在我告诉你,没有。我已经触摸到了新生活的大门,不想再回头看了。我父母双亡,孑然一身,只想耗尽余生的精力,去看看世界不一样的面貌。”

“沈放,马上就一月了。提前祝你生日快乐。”

沈放定在原地,什么话都说不出口,脑海里像走马灯一样闪过他们生生蹉跎过去的许多年。

“天凉了。”赵一玫轻笑了一声,“在斯坦福的几年,其实挺幸福的。虽然你不在,还时不时把我气的七窍流血,但是当时我有几个要好的室友,每天回家后等着何惜惜点燃壁炉,听着王菲的CD窝在沙发里读一点点西班牙语和拉丁文。红尘一瞬,岁月已老。一晃都快十年了。”

沈放静静的听着,因为他们似乎很少这样心平气和的交谈过。从前两人都太沉默太孤傲,把大把相处的时间都消耗在争吵里。

“确实幸福。”沈放笑着,发现自己的声音哑了下去,“不然我为什么跨越一万五千公里,穿过十三个小时时差,只为吹一吹旧金山的晚风。”

“那晚是我的毕业典礼。”赵一玫说。

“美国人很重视这个的。所以那天的活动很隆重,一切事情为它让步。当时连餐厅的服务员给我们这些穿着毕业服的人端上菜之后都会说声congratulation。我当时跟姜河他们在路上漫步,我说难得有这样不用担心考试,不用担心功课的时候。我端着满满一杯巧克力问他们如果此刻要许愿,你们会许什么。”

“你猜我许的什么。”一玫抚摸着手里的登机牌,像她无数次做过的那样。她的父亲死于一场空难,从此以后,每一趟航班都是一座坎。

“我猜,你会让沈放下一秒出现在你面前。”沈放起身去到厨房冲了一杯黑咖啡,让咖啡醇香的味道和暖黄的顶光把他包裹。其实他不喜欢咖啡,他有很严重的失眠。但是赵一玫喜欢。所以她出国以后沈放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心神不宁的时候,泡一杯热咖啡摆在身边。

“然后你下一秒就真的出现了。沈放,这只是你漫长而璀璨的人生中平凡的一天,但我可能要依靠它再活好多年。”赵一玫眨巴眨巴双眼,把眼泪忍回去。

“赵一玫。”沈放收敛了嘴角的弧度,“有你在的日子,如何称得上平凡。”

“怎么当年不说啊。”到底还是没忍住,一玫再次泪流满面。太苦了,真的太苦了。苦的不是无数个明天提交的论文和pre,不是一个人喝完一整瓶爱尔兰威士忌然后瘫睡在冰冷的地板上,而是那个狂风呼啸的夜晚,她抱着沈放一遍一遍的询问‘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后只是重温了那句‘我祝你赵一玫一生所爱所求皆不可得’的祝福语。

她的面前走过几位步履匆匆又难掩激动神情的乘客。一玫目送着他们走向崭新的人生。

“姜河前几年在冰岛完婚,这两年也没了消息。本来想叫着她一起的,后来想着,人家毕竟已经有家室了,怎么还能像读书的时候一样说走就走呢。”

“你也可以有家室的,一玫。”沈放认真的说。

“害。”一玫擦干眼泪,“我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最期待的就是能嫁给你。可是我现在长大了,我发现乌斯怀亚的阳光那么明媚,喀什穆的白日漫长又炙热。这个世界每天都有人在死去,有人死于刀伤,有人死于病痛,有人死于岁月,却没有人会死于心碎。”

“一玫。我很后悔。”沈放袒露心声,“我只想你幸福,却没想过是我让你不幸福。”

“赵一玫。我很后悔。”沈放再次重复,他握住身旁的那杯咖啡,但是咖啡凉了。“如果我当初知道你会和那么多苦难与危险交锋,我断然不会放心你一个人留在国外。”

“不用担心,爱沙尼亚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高速增长的经济,发达的资讯科技而被称作‘波罗的海之虎’”一玫举起手,小拇指握向掌心,“我发誓,我发誓还不行吗,绝对不会再像红十字会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