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泛白,晨曦微露,一轮旭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朝霞铺满天际。
福元取下崔嬿常挂在腰间的玉佩,解释道:“今日是要进宫感谢圣恩,腰饰得用圣上亲赐的,公子这枚玉佩先摘下来吧。”她对府里新来的婢女不放心,亲自给崔嬿换上朝服,束好发,临到出门仍再三叮嘱她:“万事小心,可千万不能出差错。”
殿试传胪大典,朝廷向来都十分重视,午门外早早就设了彩亭御仗鼓乐。
“宣,新科进士觐见。”
新科进士一行三人,状元郎一身绯红罗袍分外显眼,崔嬿头上戴着双翅乌纱帽,走在最前,王公大臣,文武百官都身着各自朝服站立两边,鸿胪寺官员引新进士就位后,方才宣读制诰。
谢离笑着看向身旁的人:“面见圣上还有胆子分心的,今年的新科状元怕是头一个。”一袭红袍加身衬得他肤色更加白皙,却不显病弱,反倒让人觉得温文尔雅。
二皇子萧子羡不甚赞同,只敢在心里腹诽:论胆识,还是谢少卿更胜一筹,满朝文武,也就他敢在皇帝面前说小话。
而此时的崔嬿浑然不知自己的小动作已然被谢离收入眼中,她留意着周围的气味,最终锁定在当朝左相——沈安身上,状似不经意的瞥了一眼,不巧沈远正好看了过来,她弯唇友好一笑,避开了视线,任他打量。
这京城之中,关心她身份之人,不是敌人,就是故友,显然,沈相属于第一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恩科殿试冀州才子崔晏高中榜首状元及第,封翰林院修撰,特此诏示天下,举国同庆,钦此!”
崔嬿刚领旨谢恩,面上还挂着笑意,圣旨接到手里还没捂热,就被一道温和的男声泼了盆冷水:“启禀圣上,臣今早收到一封联名上书,控告本次科考舞弊。”
此话一出,引得满朝文武争议不断。
说话的是礼部侍郎洛熙川,他将信呈上去后就侯在一旁。
崔嬿眉心蹙了蹙,周围的讨论都落入耳中。
“若真的科举舞弊,这状元郎怕是也不作数了。”
“换句话说,这进士及第也不能保证是真才实学。”
“圣心难测,没准圣上发怒,将他们都发配边疆,甚至…”谢离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骨节分明的手指在脖子上自左而右滑过。
他话音刚落,周围便都噤了声,彷佛对他这般言论已经司空见惯。
崔嬿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敢在圣上面前直言不讳,哪怕圣上不一定听得见,真不知该说他无惧还是傻。
她没忍住偏过头偷偷打量着谢离,身姿清隽挺拔,一脸淡然的笑容,似乎对什么都不在意,但仔细看,眉眼间却带着一种若有似无的凌厉。
谢离好似察觉到她的视线,光明正大的转身,双眸清澈坦诚,直勾勾的盯着她,勾唇一笑,两人视线交汇的瞬间,崔嬿感觉心跳都漏了一拍,立马佯装镇定的错开视线。
男色误人。
崔嬿心里嘀咕着。
萧景将书信摔在一旁,气愤道:“岂有此理!将这两名主考官关押候审!谢少卿何在?”
谢离端着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和方才判若两人:“臣在。”
崔嬿眉眼一跳,若有所思。
将门世家出身,自幼便想成为像他父亲一样威风凛凛的大将军,最后竟然做了大理寺少卿。
“李卿最近抱恙,这案子就交由你一手查办,务必给朕一个满意的答复!”说完,他将视线转向刚封了官的状元郎,圣旨已下,如今这么一打岔,也不知如何是好。
崔嬿看出了圣上的为难,心念一转:“臣有一计,不知是否可行?”
“你且说说看。”
“臣斗胆,望圣上允许臣和谢大人一同办理此案,如此一来,既可查清案件缘由,又能洗清臣德不配位的嫌疑。”说这话时,她也说不准圣上会不会同意,垂下头等了片刻,终于得到回复。
谢离略微挑眉,看着站在身边的人,感到意外,又觉本该如此。
“如此甚好,若查明真相,朕便追封你为翰林院学士,反之,朕便剥夺了你翰林院修撰的品阶。”
“臣领命。”
传胪大典结束后,谢离和萧子羡一起向宫外走去,萧子羡看着前方崔嬿等待的背影,不解地问:“你和这新科状元从前认识?我怎么不曾听闻?”
“不认识。”
“那方才在殿上,你总盯着他看什么?想起了你那位嬿儿妹妹?”
“要我说,这状元郎肤白胜雪,挑眉淡扫如远山,双眸犹似清水,顾盼之际,勾魂摄魄,让人自惭形秽,不敢亵渎,倘若他为女子身,不知京中多少少年郎要为之倾倒。”
谢离瞥了他一眼,不满道:“二皇子观察的倒是仔细,怎么不见你对朝中之事如此上心?”说罢,又偏过头注视着崔嬿,唇角微微上扬,透出几分玩味:“冀州崔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