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总归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梦想离开家乡,却也有人无法离开。想离开也罢,无法离开也罢,家乡终究是某一种牵羁。
晚饭后,余白开车送姜满离开,路霜还是站在门口目送他们。
“妈,进去吧。”姜满停顿后又说,“外面冷。”
“你明天什么时候过来?”
“午饭前吧,早饭我就在酒店吃了。”
路霜点头后,对余白说:“那明天就麻烦你了余白,本来我想就让小林去接小满好了。”
“没事,阿姨,反正我最近暂时不回博县,在昔城也没什么事。”
余白上了车,将车启动,姜满站在车前催路霜进屋。
“明天中午想吃什么?”路霜又问。
“都行。”
“你现在也太瘦了,不能为了跳舞,什么都不管了。”
姜满迎合她:“知道了,那你明天多做点好吃的。”
姜满边说边上了车,直到看见路霜进了院里才关上窗。
天色只是微暗,但沉色里泛着枯黄,格外阴郁。
车开了一段路,姜满想到刚才余白的话,问:“你最近都不去博县吗?”
“那边项目要停几天,就不用去了。”
“遇到麻烦了?”
“有点,不过在解决了,就是一些手续上的问题,要耽误几天。”
余白又问:“你哪天走?”
“其实还没决定。”
“那也许有空可以在开业前去看一看。”
姜满含糊地说:“也许呢。”
车驶入主路,与拥堵的车流汇合,伴随此起彼伏的不耐烦的喇叭声,车与车在狭窄的缝隙间穿梭。
“昔城现在也会堵车啊。”
余白说:“这样的小城市,没有地铁,反而更堵。”
“如果是上下班高峰期岂不是更堵。”
“是啊,尤其河滨广场附近,因为连接了新老城区。”
话刚说完,姜满就发现余白的车已然困在了一条冗长的看不见头的车流里,许久都没移动一下。
余白打开收音机,调试到特定的频道,然后聆听里面播报的昔城交通路况,正播报到附近的路段有交通事故导致了拥堵。
这个频道姜满也熟悉,小时候她爸爸开车时就常听,而昔城的出租车司机也总是开着这个频道来获取最新的交通路况,甚至主持人也许多年没换过,依然是熟悉的带着乡音的不够标准的普通话。
“可能还要堵一段时间。”余白无奈说。
“没事。”姜满说,“没想到这个广播台还在。”
“是啊,连节目都没什么变化。”
这座小城,看起来好像在不断变化,又好像一直停滞在自己的时间里。
这种矛盾,好像是独属于家乡的。你期待它有新的生机,又希望它保留熟悉的陈旧。
在枯燥的漫长的堵车中,天色明明暗下来了,却又好像迟迟不入黑夜。
窗上落下什么,一瞬间变成水滴缓慢垂落。过一会,车窗上生出雾气,从下往上蔓延,将窗外的灯火融成一片模糊。
然后密密麻麻,从稀疏到连绵,雪花无声散落下,一点点绽开在玻璃上。
“下雪了。”
“下雪了。”
姜满和余白同时开口,然后相视而笑,又一齐转头继续看窗外的雪。
天气预报很准确,今天的昔城有雪,是今年的初雪。
“我记得你很喜欢雪天。”余白说。
姜满“嗯”一声,然后说:“所幸至今为止我生活过的城市冬天都下雪。”
姜满这些年看了许多雪,北城的雪,法兰克福的雪,柏林的雪,纽约的雪,伦敦的雪。随演出去往的这些地方,雪天里都有各自的美,但哪里的雪都和昔城不一样。
昔城的冬日常见尘雾天气,整座城市灰霾蒙尘,而落雪后,雪也并不纯澈,伴着尘落地,与地上的泥相融,朦胧不清,黑白灰相交,直到雪大起来,层层的白覆盖灰尘,遮蔽光秃的树木,整座城被霜白笼罩。
之后,这座城市可以短暂地维持几日被余雪落满的白,直到天放晴朗,稍显漫长的日照将冰雪融化,泥泞的尘土和干秃的树枝也被一一披露,昔城又回归那浑浊的黑灰的底色。
但此刻,姜满还可以期待这场雪,可以短暂地把昔城变一个样子,变成和此刻不同,和记忆相似的样子,不管多少高楼耸立,又或者多少平地变迁,雪都会扎实地覆盖整座城市。
车流开始缓行,但因为下雪,拥堵的道路越来越多,远远望去全是红黄闪烁的车灯,一直蔓延到看不见的地方。
雪越来越大,姜满拿出手机,对着车窗外录下视频——路灯下,在昏黄的灯光里,雪像被时间慢放,簌簌地,随风转着圈,然后轻飘飘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