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女生耽美>比如珠宝店> TOI ET MOI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TOI ET MOI(2 / 2)

大约是1714至1837年,那时的切割还比较简单,打磨后的钻石也没有现在的这么璀璨,但反而带着一种朦胧典雅的美;那之后直到1901年,属于维多利亚时期,这时珠宝的设计与之前相比,显得优雅浪漫了很多,也更复杂了一些;从1901到1914年的爱德华时期,很多订婚戒指就跟现代的款式很接近了,不过还是更加繁复。战争结束后,又开始流行装饰艺术风格的珠宝,华丽中还带点建筑的硬朗和结构感,看上去又美又酷……

当天在培训中,看到了很多珠宝作品的图片,其中有不少动人的设计,以至于我觉得似乎自己的职业自豪感都在飞速飙升。而且,老师介绍的经典订婚戒指款式中,有一款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感觉之前在店里的众多货品中,好像也没见到过这样的设计:圆形的戒圈比常见的设计稍微宽一些,也厚实点,临近主石的位置,镶嵌着几颗小圆配钻;最特别的是,这款设计在主石的位置没有闭合,而是两端各自向外蜿蜒了一点,并且各有一颗圆形主石——相当于一个“双主石”的结构——有些两颗都是钻石,也有钻石和彩宝组合的设计,但无论是哪种宝石,都是两颗紧紧靠在一起。

培训老师介绍说,这是一种名为Toi et Moi的设计,这个名字是法语里的“你和我”的意思。这样紧密依偎着的造型,也正代表着两个人心心相印,“永结为好”的誓言与心愿吧。

这样既有故事又寓意美好的设计,为什么在外面店里没见到过呢?可能是款式比较老了,现在不再时兴?或者,因为“双主石”的关系,相当于需要双倍预算?最近我留意到,很多人前来挑选订婚戒指的时候,都非常计较主石的大小——钟艺那边更是如此——似乎宝石是否“保值”成为了一个比设计是否心仪更为重要的选择标准。

但在一开始买订婚戒指的时候,怎么会就想着要转手卖掉呢?如果是这样的心态,可能也的确不必考虑这种写满“缠绵厮守”的设计了。

培训结束,我跟钟艺一起在附近简单吃过晚饭后,就各自回家了。第二天又回到店里,重复着一样的节奏和一样的日子。只是现在,但凡我们俩午休时间能凑到一起,都会互相等着对方一起吃饭。我也拉着她又去过几次丹樱,她也认识了张瑾。

她俩互相认识之后,我的感觉挺奇妙的。张瑾对我而言,就像是我“工作”和“生活”之间的一条界线——她并不直接跟我共事,但却又常常跟我的工作出现交集;她肯定算是我的朋友,但我们之间的来往多多少少还总跟工作能扯上点关系。

而钟艺,已经渐渐成为了我在珠宝店里关系最好的同事。虽然我跟顾蕾之间有更多共享的“秘密”,但说来说去其实都是围绕着她的,我个人生活中的细节,没太多跟她念叨过。特别是当我知道她在年会的风波后还依然跟冯总保持着来往后,再看到她跟王莉安之间说不清是真是假的“默契”,对她总还是保留了一层戒备。

钟艺却不同,与她相处,扑面而来的总是一种单纯又没有城府的感觉,我跟她的来往也自然而然地多了起来——不是被共同的失误而推动,没有互相对彼此的歉疚,也不靠什么密谋的计划来拉近……就是发自内心地,想多跟对方一起玩耍。她还是不管我愿不愿意,见我就大声喊“格格”;我也还是每次约她都提前到,结果回回都等她很久,她来了以后还要反复强调自己到的时间正好,是我太早了。

是呀,来得早其实没什么意义,时间正好才最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