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听到顾玉的话,秦淮婧的眸子却是倏地一亮,对了,她记得太子哥哥说了,要让当初还在田庄上当差的萧洪管事,再多找几个有经验的农人去田庄上帮忙研究提升粮产的办法的!
她差点就忘了!
既然是有丰富农桑经验的农人,那不是年龄大就是种田特别久,很可能都是在各村子中待了特别久的人,肯定是有一定话语权的。他们说的话,可比她们说的可信多了!
那些农人,一定见到过奴隶们种植土豆、玉米等粮种的场景,肯定见证了它们的成长和丰收,她们可以让这些农人做担保者啊!
相信这些农人,也一定想要他们村子中的产粮增多起来的!
还有那些真正参与种植过的奴隶,他们和普通农人二者之间,可是有很多共同点的。其中一点,就是都有从事农桑工作,有着丰富的农桑经验。
她们可以让奴隶们亲自下场示范、指导,这样也可以从侧面证实他们是真的种过新种,同时正面证明新种是真的可以亩产千斤。
秦淮婧相信,那些农人和奴隶双方齐齐上阵,一定可以取信于民的!
一瞬间,秦淮婧想到了如此之多,想到了解决取得百姓信任问题的办法。毫不保留的,秦淮婧立刻将自己的想法全都告诉了顾玉。
说道最后,秦淮婧还补充了一点:“农人前段时间不是更换了一次新农具吗?拿出新农具图纸的人就是我,只要我把这个消息放出去,相信我们在农人间的威信会更上一层楼的!”
听完秦淮婧的办法,顾玉不住的点头赞同,随后接着说:“既然取信于民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可以再继续商量一下奖赏的事情了。就算到时候还有人不信,也可以看在奖赏的面子上屈服。”
“好!”秦淮婧答应下来。
紧接着,二人再次讨论了一番有关的可行奖赏。
比如说朝廷可以按照比旧有粮食高三文钱的价格收购所有新粮食;再比如说只要播种新种的农户,在接下来的一年耕种中,可以免费领取新种种子;又比如说,如果新种收获不丰,夏国朝廷会给那户人家五十两银子的赔偿,这个数额可足够吸引那些因害怕而犹豫不决的优柔寡断之人了。
“那我们便行动起来吧!”商量好所有事情,秦淮婧高兴起身,准备立刻行动。
顾玉同样从凳子上站了起来,不过她出声打断了秦淮婧已经迈开的步子:“今今,我们分头行动吧,我去宫外实地考察,你去和君上商量政令之事,再去太子殿下处要田庄上的人。
你我二人分开行动,这样做事的效率反而更加快速一些,你看怎么样?”
“好!”秦淮婧一口答应下来。
顾玉闻言,也松一口气,倒不是她想要表现自己,主要是她也担心秦淮婧的安危。田间地礼节不那么讲究,农人也较为彪悍一些,万一冲撞了秦淮婧就不好了。
而且中尉还没有调人手过来保护秦淮婧的安全,顾玉不好保证自己一个人可以完完全全保护秦淮婧不陷入危险。所以,秦淮婧还是待在夏宫里最为安全。
等下午或者明日,中尉的人手过来了,秦淮婧在出宫行动也不迟。
事情就这样确定了下来,秦淮婧和顾玉二人纷纷开始自己的工作。
秦淮婧出了琅华宫后直奔华阳宫,正好夏公在偏殿处理事务,秦淮婧就顺利进入并拜见了夏公。详细讲述了奖赏政令的好处之后,夏公点头答应下来,并在纸张上印上了代表他人的印章。
干完这些,秦淮婧又风风火火去了藏书馆,让秦昭年帮忙将农人和奴隶都通知一声,让他们明日巳时(早上九点)去到城门口集合。
秦昭年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让竹笙出宫去通传了田庄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