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白出发了,在一个遍地白霜和浓雾,看不清前路的清晨。
根据董卓生前的打算,等他回到长安之后,本来就是要给董氏族人都分封爵位和封地的,这个遗愿被李儒很好的执行了下来,他了很久,把每个人都放在了一个恰如其分的位置。
作为最受宠的嫡孙女,董白的封爵却不需要李儒去动脑筋,死去的董卓早就想好了,他只要照着做就可以。
渭阳君。
渭水之阳,就是董卓老家的所在,陇西临洮县。董卓要把老家作为封地,送给董白当做礼物。
可现在,这位承载着董氏万千宠爱的渭阳君踏上了回到凉州的路,却不是去就封,而是为了全族的存亡,去和占据西凉的军阀们谈判,若是顺利,甚至要留在当地作为人质,以取信对方。
李儒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但是眼下的局势已经容不得他优柔寡断——长安城的世族们不会犹豫太久。
北军和禁军天生就带着世族们的血液,其中的中下级军官都由郎官和勋贵担任,根本不是替换掉一两个忠心的高级军官就能牢牢掌握在手上的武力。
李儒很清楚,己方对这几支军队的掌控只是停留在表面,一旦世族下定决心,长安城内随时有可能爆发一场内乱。之所以风平浪静,无非是因为之前西凉军抢先一步接管了城防和禁中,让对方不得不投鼠忌器。
眼下的董氏就像一片漂浮在海上的小舢板,随便一个风浪过来,就有可能把它掀翻。
这个以渭阳君董白为首的长安使节团带着左右将军的印绶和任命诏书。
作为重号将军,这两个武职都有开设幕府的权力,排除关东诸侯自领的话,目前仅次于董旻这个骠骑将军,诚意不可谓不大。
当然更能体现董氏诚意的,还是董白本人——不算那些旁支和已有军职在身的族人,这位董氏嫡孙女就是他们现在能派出的最具分量的人选。
没有了董卓这位只手擎天的人物,现在的董氏,没人能够置身事外。
先是董旻,然后是李儒,如今竟是轮到董白了。
章城门。
李儒在士卒的护卫下默默站立良久,直到董白小小的身影消失在天际线,才转过身去,径直回到自己的小院。
再也没有人能给他添衣问暖了,他成了支撑这一切的最后梁柱。
李儒默默翻开好像永远也不会变少的竹简。
“刘玄德被表为平原国相.”
粗略地扫了一眼,这一卷便直接被他扔到一边。
刘备,谁朋友?没听说过这人。
没办法,此时的刘玄德还是实实在在的无名之辈。
先是投奔师兄公孙瓒混了个别部司马的官职,随后被派到田楷麾下,充当公孙瓒放在韩馥与袁绍之间的一颗棋子,在天下版图中还不配拥有姓名,李儒日理万机,自然没空关注他。
李儒翻开下一卷,看到了孙坚的名字,不由得振作了一下精神,仔细观看这份东线战报。
“孙文台南下回师长沙,袁本初于雒阳修整帝陵宗庙后撤军”
他小声地读了出来,原本紧皱的眉头稍微松开了一些——不出意料,没有了西面的压力,诸侯联军果然还是散了。
这种貌合神离的联盟只要散了就很难再次复合,也就意味着函谷关以东将很长时间不会有威胁。
“呼——”,无人的院子里,李儒放心大胆地长出了一口气,“接下来就可以专心对付长安城里的世族了。”
希望董白一切顺利吧。
定西县。
马腾忙着回去组织秋收,没有多做停留便下令撤军,只是几天的功夫,大军就回到了汉阳郡内。
浩浩荡荡的大军之中,两个长相俊美的少年郎格外引人注目。
徐嘉树与马超骑着马并肩而行,理论上两人都没有军职在身,但回头一看,身后却跟着乌泱乌泱的的羌胡军队。
嗯,都是跟着马超的。
只能说这位天生就是干统战工作的料,有一半羌人血统不说,性格也豪爽大方,而且形象好得离谱,就像天上神将下凡似的,直把这些胡人部落迷得神魂颠倒,徐嘉树毫不怀疑只要马超一声令下,这些人就会嗷嗷叫地为他而战。
马寿成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
“柯木智,你身手这么厉害,不如来我父亲帐下效力”,马超对自己的无敌人气习以为常,随手挽了个枪,“杨秋算个什么东西,也配让你这般人物为他效力?”
言语中,对杨秋相当不屑。
闻言,徐嘉树笑着摇摇头——也就是杨秋这种对地盘控制力弱的小军阀,才好让他扯虎皮混一下,换成马腾这种家大业大的,说不得就要让“柯木智”全军来投了,粮食再怎么窘迫,养他手下一千多人不是轻轻松松?
他没有忘记此来的目的是为了打探马腾和韩遂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