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都市言情>国潮1980> 第一千六十三章 做公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六十三章 做公益(3 / 4)

可以,他也很想,在这方面为社会做一些事情。

在他看来,如果能够满足整个京城青年人们的读书需要,帮助这些青年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很可能对于国家来说,对于京城来说,比他从日本赚个上万亿日元的财富补贴到家乡,还要有价值。

设想一下吧,在日本人集体为金钱疯狂,沦陷在物欲横流之中的时候。

华夏的青年们却热衷读书,吸取着精神养料,不断提高着素质。

这种此消彼长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可是绝对值得期待的。

于是经过了这一晚,宁卫民的决策有了重大变化。

原本可以牟取暴利的经营模式,他决定要放弃了。

而是把惠文堂书店的分号改成面向社会公众的,具有公益性质的,类似于小小图书馆的读书机构。

而且他还不满足只开这么一家,打算走连锁店的模式。

初步决定,至少两三年内,在京城的八个区里每个区都开一家才行。

如果今后有条件的话,他还会继续扩大规模,向津门进发。

之后还能承受的了,那也许就会开到沪海、花城,甚至开遍全国,也未可知。

说白了,从此他在国内开办的惠文堂分号,就不打算再挣什么钱了,只要不赔太多就好。

“每月一元钱,读遍所有书”,这就是他为公益性的惠文堂想出来的广告语。

至于具体做法,就是对爱读书的人,以身份证号码或户口本做登记,然后收取十二元的押金。即可让该读者成为惠文堂的会员,随意从惠文堂书店现有图书中挑选自己喜欢的读物。

何时归还悉听尊便,不过一次性最多只能同时借走五本书。

而且发放的会员证有效期仅为一年。

提前收取的十二元押金就相当于读者借阅的年费。

会员证到期后,如果读者不再续费就自动作废,相当于有效期内一年中,每月收费一元。

如果和公立的图书馆相比,宁卫民的书店,最大的优势是手续简单,押金也少。

而且没有节假日,只要开业后,全年每天都有人值班,方便读者借还。

还有他肯定会买一批比较热门的读物充斥书库的,绝不会像公立图书馆那样。

里面的书目几乎和现实世界相差了十几年。

恨不得还全是《金光大道》、《艳阳天》这样早已过时的呢。

当然了,像这么干那肯定是要赔钱的。

因为即便琉璃厂这家书店无需租金,开业后能拥有一千名会员,那一年下来也就收取一万两千元而已。

这点钱勉强也够给职工开支的吧,连水电费都得另外想辙,就别谈增补读物的费用了。

那么没办法,宁卫民还是得额外在店里卖点茶水、咖啡、糕点、文具,还有那些工艺品什么的来补贴主业才行。

不过,这些东西的价格和档次肯定就要接地气的那种了。

顶多在提供便民服务的同时,赚几个小钱儿罢了。

但话说回来了,宁卫民毕竟不是普通人。

由他来开办这样的公益性读书机构,比起旁人还是有莫大优势的,起码能他在成本上就会省很多。

为什么呢?

因为其一,他过去一直为皮尔卡顿公司和天坛公园策划的活动。

特别是夏季书展,这让他跟许多的出版社建立了较好的关系。

他如果有需要的话,无论哪个出版社肯定会以最低的折扣把库存书给他。

真要是滞销好几年的,弄不好为了清库,卖个人情,还白送他了。

还有其二,孙五福是替他游街串巷收旧货的,这么多年来给他收上来的旧货不老少,数以万计。

然而旧书、旧报、旧杂志、旧照片和旧图片,更多。

这些东西卖出去一部分,但剩下的也足足有两间房,起码两万册书籍呢。

原本宁卫民过去是打算在南神厨办个图书馆的,后来南神厨用于为西游记剧组筹钱,办展览了。

这批书册就没派上用场,现在可好,足够宁卫民支撑起两三家连锁店的。

这么说吧,别人要开这么一家书店,成本要是有四五万块的话,那对于宁卫民就是四五千足够了。

无论桌椅板凳,还是书架、家具、灯具全都包括在内

你说他到底有多么的合适呢。

至于最后说到让宁卫民头疼的事,那就只有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