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银子一斤的东西有什么吓人的?就是厉鬼,只要它值钱,我也给它开膛破肚晒干咯。”
袁氏震惊的举起十根手指, “十两银子?
只感觉全身骨头更麻了,笑麻的,也不觉得恶心了,厉鬼算什么,阎王爷来了也给他晒干咯,再看那些蚯蚓堆,不知道什么时候铺上了一层金光,熠熠生辉。
刚才李元说后面也会教他们养,那岂不是要发财了。
众人不断朝李元叮嘱道: “里长,你可别忘了你刚才说的要教我们养。”
生怕李元反悔。
“知道了,知道了,赶快干活儿吧,大姐大娘们,蚯蚓都死的邦邦硬了。”
大家便各自分工,烧水的烧水,剖蚯蚓的剖蚯蚓,清洗的清洗。
剖蚯蚓的每人用手抓了一大捧蚯蚓随便找个地儿坐了下来,开始学着李母那样处理,知道它值十两银子一斤,手上的软糯感和滑腻感完全被忽略。
李元则去砍竹子搭晾晒蚯蚓的架子,这么多蚯蚓,要的是地方晾晒。
几天忙下来,这十亩地的蚯蚓床总共产了五千多斤,平均一亩床产五百斤,晒干后也就两百来斤,这产量其实非常少,在现代一亩蚯蚓床最低也有个一千斤到两千斤之间,李元看了这个产量直摇头。
记录下数据并且分析了原因,依照以前他扶贫得来的经验,蚯蚓的周期三四个月就能出槽,在这里他计划的是半年,现在周期延长,产量还这么低,最大的原因可能还是出在蚯蚓的饲料上面,牛粪的比例太低了,第二个就是天气原因,冬天温度太低,这个要到夏天对比一下才知道。
这时代不大容易能搞到粪,猪是官府统一养,他们自会用猪粪种植作物,人的粪便要拿来种庄稼,鸡粪和牛粪呢也不容易获得,这年头大多数人能吃饱就已经很好了,再拿粮食养牲畜的人家非常少,且养的数量又不多,买都买不到粪。
李元之前给蚯蚓调配的饲料是用牛粪和秸秆一起发酵,再加上淤泥和一些米糠、麦麸、豆渣,最主要的还是淤泥和发酵的粪肥,这可能导致蚯蚓的饲料营养不是很全面,所以产量不尽如人意。
还是得再多养些鸡,到时候提高粪的比例,再看看产量如何。
脑袋里又闪过很多东西,想了很久终于抓住了思绪,就说有什么不对,品种呀,粮食要筛选好的种,牲畜也要筛选好的种,蚯蚓自然也要选择好的品种,这才是重中之重。
后山的蚯蚓个头比沟边的蚯蚓大的多,李元决定,扩张作坊,铺新的蚯蚓床来养后山的蚯蚓,家里收晾蚯蚓的活儿全交给李母和黄婶两人,他准备带着张隋、李达、吴春三人去后山找蚯蚓。
找蚯蚓是主线任务,但还有副本,那就是放诱峰桶,春天来了,蜜源逐渐丰富,蜂群要开始分蜂,四人做了三十个没有提手的木桶,再在桶口三厘米处钻上几个洞,方便蜜蜂进入桶内,洞钻的也不能太大,防止马蜂钻进去吃掉小蜜蜂,最后在桶内涂上一层蜂蜡来吸引它们安家。
选了一个大晴天,李元带着三人背上蜂桶上了山,放诱蜂桶的位置是很讲究的,蜜蜂跟人一样,也是喜欢遮风挡雨的地儿,吃饱喝足的地儿,无非是离水源近的地方,靠崖壁的地方,蜜源多的地方。
放的时候,把地面和周围稍微休整一下,巢门高一点,后面低一点,水汽便容易排出来,不会留在诱蜂桶里面,巢门口尽量朝向东南方,放好后,在诱蜂桶上面压一点泥土和草装饰一下。
诱蜂桶放完后,四人便进入了山林深处挖蚯蚓,连续挖了四五天才挖到李元预计的量,如今新的蚯蚓种搞定,作坊扩建也得抓抓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