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也就是靖乐(yuè)三十二年,庆峪王朝出兵攻打其余各国,因着庆峪国兵强马壮,且暗中谋划多年,于是时经三年,便一统天下。
普天同庆,锣鼓喧天,贺喜的弦音回荡在京城上空,久久不散。只因人人心中知晓,这嘉安帝是难得可见的开明之君。
可时年三十七年,正当政局动荡,嘉安帝危在旦夕,名下所出七子各怀鬼胎,争夺继承人之位,诸宦官佞臣纷纷或投靠皇子势力,或结党营私以谋求更深的利益。
朝上人人知,这皇位背后,是数不尽的荣华富贵与堆金积玉,由此引得无数双眼睛的觊觎。
各异的揣测与幻视。
可聪明人清楚,这皇位是踩着多少具至亲,又或是含冤而死的无辜人的尸体;那高可攀天的龙椅脚下,又沾染着多少鲜血。
不过若是仔细想来,那红瓦宫墙之中,从小便各处皆上等的几位皇子们,又何尝并无半分聪慧?
......
“我说也是,但你如何敢口出此言?”
朝廷外,一行大臣正细声探讨着。
“此为妄言,是大逆不道,是反水不收,若是落入有心人之耳,是要……”为首之人环顾四周,紧张的注视着身旁着紫色官袍的中年男人。
“实话实说罢了。”男人侧过那张俊美的脸,眼中似有清波流转,嘴里吐出的话却精明无比。
“张大人,你我现在同为一条绳上的蚂蚱,怎还显得如此生疏?”
倒是反将了这位张太尉一军,令其忽觉有些不知所措。
“我也只是,”张凛岩又恢复了往日庄严肃穆之神色,不慌不忙的开口道“同于尚书调侃几句罢了,你莫要在意。”
“是吗?其实在下也并非有埋怨张大人之意,大人也知晓,在下于朝中,最是谦卑恭顺,及受陛下赏识。”说完,于晋轻扫了一眼眼前人,那道目光既是蔑视,却又令人多感几分不明的意味。
“你!”怒在心口,却碍于重人口舌,无法言喻,自是十分不好受。
如今帝王颇了解管理之计,为防朝臣势力壮大,撤下了许多一品官员的实务权益,朝廷之上,只要稍稍打探内情者便知,他这个太尉的名号怕只是个空壳子,那身暗紫色的官袍随时都可能被扯了去,加以改善。
到时他的处境再是如何,便难以预料了。
而于尚书这一举动便无疑是在抓他的痛处而耻笑一番,此事外人看来无理,但若真披露了,不知有多少人在背后将他张凛岩当做个笑柄。
他了然,于晋是个聪明人,但绝不同于表面上只求那些浮华之物,张凛岩本以为他们二人已撕破了脸皮,却没注意到,他这层薄薄的假面下,是怎样一颗歹毒的黑心肠。
以抛下郁结之处,无耻的将自我置于任一场博弈的中心。
但这样的阴险小人,又是伪装的如何之好,挑不出一点毛病。
他是惊才绝艳的少年英雄,以纸墨为国而存于世。
重在与人,人人都赞扬他的风光霁月,似是百花为他盛开,鸟儿为他长鸣。
却无人意会,遍布阳光的大地背面,那一方小小沟壑,盛满了脏污的烂泥,伴于浊流间。
这样的人看来是终要孤身独行的。
那他的至情骨血呢?是否也被他所骗了过去,整日浸没在绚丽的幻想之中?
还是说,截然不同。
……
“老爷,您回来了,饿着了吧?妾身做了些药膳,正好您最近身子抱恙,于是加了些人参枸杞,皆为大补之物,老爷快尝尝。”一道秀丽身影自门后出现,手中端着什么。
张府主厅中,张太尉正品味着一碗粥状膳食,同时与夫人攀谈。
“夫人,你可知,这于尚书待他夫人和子女如何?”张太尉一改晨时的古板严肃,扯出一个笑来,倒显得有几分天真可爱。
夫人李氏也微笑着应对:“老爷别总是想着逗我开心,莫不是怀念孩提之时了?”
对于张凛岩的问题,她不甚在意,只当是他一时兴起,也开始如市井妇人般对别人之家事如此感兴趣了。
李氏轻飘飘答道:“老爷抬举妾身了,对于尚书大人与其所出五子等事,妾身只是略知一二。”
“不过坊间传的沸沸扬扬的是,听闻,于尚书与其妻儿子女间相亲相爱,幸福美满。”
“还是我小瞧你了,于晋,晋大人。”对面的陈太尉端详着璞玉制的碗底,那处倒映出了他的眼眸。
幽深,精明,似是将如此,至永恒。
却远不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