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都市言情>重生之似水流年> 第70章 年度最悲情角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章 年度最悲情角色(2 / 5)

反转的,第一个是反派导演。

当王胖子呵斥张国戎的时候,由一个反派去呵斥主角,这种强烈的反差,会让观众猛然警醒,这不是正派与反派的斗争,仅仅只是导演组和嘉宾的对立。

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

(好吧,这段本来是要齐磊来演的,可是王胖子强烈要求由他来,他也是要形象的。)

第二个反转才是,生活费。

是沐抚村民的贫困。

两百块很少吗?

说实话,即便是这个年代,也有点少了。

起码90%的城镇居民,一家人一个月的开销也绝对不止两百块。

但是,借王胖子的口,却是告诉两个明星,也告诉观众,不少了,沐抚村的村民,两百块够花一年的!

这个反转,才是节目录制到这里,看似观众注意不到,可却是最重要的一个节点。

因为,这个转折,既没有背离齐磊设定好的主旋律主题,又让观众不但接受了原本可能不讨喜的农村生活设定,同时也增加的期待感。

更重要的是,张国戎把两百减到了一百。

一百块,两个大手大脚惯了的明星,要怎么过完一个月?

这个期待感,在2001年,满中满了。

而在这些之外,其实还有一个隐性的期待感,那就是:

截止目前,张国戎和梅姐已经和反派导演接上火了,也揭开了沐抚村的一角。

可是,始作俑者——小齐总,还没出现呢!

观众在潜意识里会同情张国戎和梅姐,也会同情沐抚村的村民。

太可怜了,原来繁华之下还有这么贫穷的地方!

这是人类母性的一面,也是善的一面。尤其是华夏文化,会对弱者产生强烈的同情。

而这种共情自然而然的,会让观众对小齐总这个“有钱人”人设,在这里会起到多大的作用,有所期待。

一直以来,自从齐磊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他给人的印象是——放荡不羁。

但在张扬的性格之下,齐磊做过的事儿,发表的言论,又都是很正面、很得人心的。

再加上,网吧连锁白手起家、愣头青的吸纳南光虹搞系统、《传奇》面对内外夹击的无惧无畏,还有手撕畅想老柳的大获全盛。

即便齐磊从来没给自己立过人设,可是在公众眼里,他的种种表现,其实已经有人设了。

放荡不羁、心存正义,还每战必飘逸且决绝。

这是什么?俨然一个行侠仗义,仗剑江湖的形象啊!

把这个人设放到沐抚村这样贫困的地方,放到每个月只有一百块的张国戎、梅姐之中,面前还是一个反派人设的导演,会是什么效果?

小齐总的到来,能不能改变张国戎和梅姐的尴尬处境?

甚至,有些同情心爆棚的观众,会产生另外一种期望,那就是:

沐抚村的村民太可怜了,守着绝世美景,却如此贫困。

财大气粗,又每每以正义形象示人的小齐总,能不能再慷慨一把,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

这等于是在观众之中设置一个隐性议程,就是:小齐总到底会,还是不会改变困境?

同时,这也是【框架理论】的另一种应用。

之前说过,【框架理论】不仅仅是可以给公众设定一个框架,简化对信息认知的过程。

就比如,节目组一上来,就给王胖子用字幕打出了一个反派导演的标签,直接把观众带入到导演会和嘉宾对抗的框架之内。

而框架理论,除了这个应用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对普通人来说都相当实用的特性。

那就是,同一个事件的第二种表达。

说白一点就是,同一个信息,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甚至不同结果。

这就是框架的第二个特性。

用传播学教材上的案例说明就是:假如,某国要进行一次境外军事行动,可能会造成无辜平民的大量伤亡。

在向国会申请这次行动的时候,就有两种描述方式。

而这两种表达方式,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一种是,“这次行动,可能会造成百分之十的平民伤亡,大约在100人左右。”

百分之十啊!很高了。

100人也太多了,某国那些道貌岸然的圣母婊是绝对接受不了的。

当然不是同情心,而是要考虑选票问题。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换成你是决定做不做这件事的人,你会不加思索的牺牲一百个无辜生命吗?

会怎么选择?

这个时候,就需要第二种表达方式了。

第二种描述是:“这次行动,可能会拯救90%的平民生命,可以把平民伤亡压缩到100人左右。”

这种描述,你再看圣母婊们是什么反应?

如果让你做选择,你又会怎么选?

这就是,针对同一件事,设定框架的不同,带来的不同结果。

工作生活中,同样是这个道理。如果你觉得,即将阐述的信息可能会对受众带来伤害或者反感,可能会被你的长辈、上司否定,那也许可以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