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好吃真的是太好吃了。”
一顿河豚宴直接将那位物资分配处的处长给吃美了,杨厂长在一边那是对着这位姜处长一顿吹捧,这位物资分配处的姜处长也是大笔一挥,直接同意给红星轧钢厂过年的配给一吨的带鱼,一顿的猪肉。
哎呦,那将杨厂长给高兴的。
不过,人家姜处长也有条件,那就是随时随地要可以吃到这样的河豚宴。
杨厂长忙不迭的同意,随后那位姜处长还要见一下这次河豚宴的厨师,杨厂长马上就派人去将何雨柱给请了过来。
不一会的功夫,何雨柱走进了小包厢,看到杨新民之后,何雨柱微笑道:“杨厂长河豚宴还过得去吧?”
“好!”杨厂长起身笑道:“小何呀过来给你介绍一下姜处长。”
“你好,我叫姜泥,何师傅你的河豚宴真的是太绝了,我是吃了一次还想吃
姜泥起身,对着何雨柱友好的伸出了手。
何雨柱一看姜泥,年纪不是很大,一身透着一股贵气,一看身份就不一般,要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就在如此重要的高位之上。
随后何雨柱连忙也是伸出自己的手笑道:“姜处长客气了,实不相瞒,我倒是希望姜处长可以多找我来做这河豚宴。”
“为什么.?”姜泥有些诧异:“因为我能给伱们厂一些物资?”
何雨柱呵呵的摇摇头:“不是的而是我个人也是喜欢食用河豚,可惜的是,河豚难得,我基本上是吃不到新鲜的,您来了,我也可以尝到一些,所以我希望您常来。”
“何师傅也是河豚爱好者?”姜泥微微露出了惊喜的表情,要知道姜泥喜欢食用河豚,基本上她是没有什么朋友和她有这么一个爱好,主要是河豚肉她真的是会毒死人,所以她都是一个人出来吃河豚,而且她的朋友都感觉姜泥吃河豚是一个很愚蠢的行为,毕竟她的朋友和她一样,都是贵人,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她的那些朋友对于她食用河豚都不是很理解。
今天居然在这里碰到了同样是河豚的爱好者,你说姜泥怎么可能会不惊喜,倒是何雨柱看着姜泥欣喜的表情,也大概知道姜泥的高兴在哪里?
何雨柱看着姜泥点点头道:“是的.我虽不是江南人,但是我却独爱河豚,也因此我知道很多种河豚的做法,姜处长也请放心,我处理的河豚不会有一点的问题。
这些河豚菜肴,我都已经提前试味了。
而且我们的同道中人也不少,比如苏轼当年谪居常州(今js省常熟、武进、阳湖、靖江一带),当地一士大夫烹制河豚颇有独到之处,想请大名鼎鼎的苏轼品鉴一番。待苏轼吃河豚时,全家都躲在屏风后面,然而只见苏轼埋头大啖,不闻赞美之声。
正当大家相顾失望之际,连打饱嗝、停止下筷的苏轼,忽又下箸,口中说道:“据其味,真是消得一死。”如此美味,毒死也值得。”
“哈哈.对,对.!”姜泥大笑的回应:“还有鲁先生没少吃河豚。1932年,他在《无题二首》中就写道:“故乡黯黯锁玄云,遥夜迢迢隔上春。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
同年12月28日,鲁先生在日记里,还留下了品尝美食的踪迹:“晚坪井先生来邀至樱饭馆食河豚,同去并有滨之上医士。”
当时,虹口一带,樱料馆不少;而且即使不是“欲上时”的冬天,也供应河豚。所幸樱厨师治河豚有方,不然,咱们现代文学史或许就要重写了。”
何雨柱和姜泥两人是越聊越投机,从春秋战国一直聊到明清,何雨柱告诉姜泥,对于老饕而言,品尝河豚的至高境界,莫过于——嘴唇略微发麻,脑袋稍许晕眩,介于毒与非毒之间,徘徊于生与死的边缘,顷刻飞渡人性的深渊。
吃的就是心跳。
还有就是可以前往江南,在江南的江边,秧草烧河豚,这才是心头大好。
所谓的秧草的学名叫南苜蓿,扬中人称其“秧草”,上海人谓之“草头”,是本帮菜最推崇的时鲜春蔬。
春日掐碧绿的嫩头,与河豚一起烧煮,更能衬出河豚的香腴。而河豚肥而不腻的油脂,又丰富了垫在其下的蔬菜口感,令其鲜美不可方物。咬一口,满嘴都是春天清新的气息。
据说,秧草还可以解河豚之毒,所以在擅长烹饪河豚的江南,无论红烧和奶汤,河豚大多都加秧草同煮。
姜泥也是听得连连点头,对何雨柱那是愈加的感觉亲切,两人坐在一起足足聊了一个小时,后来还是因为姜泥的秘书过来,说时间不够了,有一个会议等着姜泥,姜泥这才和何雨柱不舍的离开。
离开的之前,姜泥还给了何雨柱一个面子,多给了红星轧钢厂一吨的苹果,杨新民感谢不已,那是带着何雨柱一起将姜泥给送出了厂子。
等看着姜泥离开,杨新民则是笑着对何雨柱伸出大拇指呵呵的道:“小何,你厉害呀,哎呦.聊了聊天,就给